纵横名人圈  第32章 你的股权是个梦

类别: 都市 | 都市生活 | 纵横名人圈 | 最后一只蚂蚁   作者:最后一只蚂蚁  书名:纵横名人圈  更新时间:2021-06-21
 
江枫不清楚欧阳玉为什么会与健力宝、容声这些企业搭上线,一方是远在京城的小警察,一凡是地处南疆的明星企业。

江枫问欧阳玉原因时,她说在这里认识几个同行,所以就让对方给打了个招呼。

容声冰箱的生产企业名称是珠江电冰箱厂,这家乡镇企业创立于1983年,与当年所不一样的是,9万块钱的创业资金目前已经翻天了。

到了1989年,珠江电冰箱厂的固定资产已经高达8000万元,流水线上45%都是进口设备。

在江枫曾经的记忆中,容声冰箱和小天鹅洗衣机、春兰空调,几乎共同被视为那个年代的奢侈品牌。

容声冰箱从最初的单开门到双开门,从定频冰箱到变频冰箱,堪称是国内冰箱行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作为国产老牌冰箱,市场上一直有“北海尔、南容声”的说法,其实,容声早在1983年就造出了第一台冰箱,比海尔还要早一年。

传奇的容声冰箱后面,江枫知道还有一个传奇的人物,他就是容声冰箱的创始人:潘咛。

有过在健力宝的经历后,这一次江枫没有冒冒失失地进去找潘咛,而是告诉欧阳玉说一定要让对方出来接他们两个人。

桃花源里桃花仙,想摘桃花换酒钱。我笑仙人看不穿,一在平地一在天。

江枫在住宿的酒店里,在一张信纸上写了不伦不类的诗句,交给准备下班的服务员,让她去送给容声的潘咛。

当然,为此江枫付出了20块钱的小费。

为了使这张纸条能够出现在潘咛的面前,江枫特意交代服务员,让她说里面的内容非同小可,关系到他后半生的日子过的好不好。

在名人传记潘咛篇中,江枫看到了另外一个版本的李经伟。

天下大定之际,他们两个人都以一种说不明白的方式谢幕了。

其实,这个问题在江枫看来,就是他们只顾着埋头赶路,不懂得抬头看天、看路,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结局。

现在是1991年,在江枫的视线里,潘咛还有一次机会,如果他不来见自己,那就是命运使然谁也无能为力了。

正是在这一年,容声不仅仅成为珠江三角洲一带最知名的家电品牌。而且就是在这一年容声冰箱销量位居全国第一。

此后,又将这一成绩连续保持了9年,将同行业的其他品牌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容声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潘咛心里面一直有个难以言明的问题,这就是珠江电冰箱厂的股权。

眼看着珠江电冰箱厂已经越来越大了,走出了珠江三角洲走向了全国,将来还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这些年,潘咛曾多次明示或暗示应该给与团队股权奖励,但是,这个问题石沉大海一直没能得到明确的答复。

他思来想去考虑是不是应该另起炉灶,再重新创立另外一个新品牌呢?

这是潘咛心里面隐藏的秘密,他对谁也没有提起过,就算是自己的老婆孩子也没有透过一点点的口风。

“桃花源里桃花仙,想摘桃花换酒钱。我笑仙人看不穿,一在平地一在天。”

潘咛轻声读出了江枫的怪诗,心里面那根敏感的神经一下子就被触动了。

“这是什么人让你送来的?”

“是一个住在我们酒店里的年轻人。”

服务员看见潘咛这样问自己,就把江枫交代的话说了出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问清楚江枫下榻酒店的名字和房间号后,潘咛把信纸放到口袋里就出门了。

这一次潘咛没有带任何人,他自己孤身一人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走在路上。

回想起自己当初创业之始的种种艰辛,潘咛就忍不住想到股权这件事情,他隐隐约约有一丝后悔,当年那9万元的试制费就不应该去申请。

这些年来,自己为珠江冰箱厂的发展几乎达到了夜不能寐的地步。

没有技术人才,就派人去外地学习制冷技术,并且向其他厂家取经,同时还到市场上搜集本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资料。

缺少设备,自己就以零件代模具,用汽水瓶作试验品,用手锤、手挫等简陋工具和简易万能表等测试仪器,不停地反复进行试验。

启动资金不足,头脑简单的就去申请9万元试制费,正是这9万块钱决定了珠江冰箱厂性质。

1983年,造出了第一台冰箱后,潘咛永远也忘记不了,自己去京城最著名的西单商场推销冰箱的情形。

一位科员跷着腿,问明白容声冰箱是乡镇企业生产出来的后,毫不客气地就下达了逐客令。

受尽白眼的潘咛没有气馁,相反,他咬紧牙关依靠着新颖的款式、上乘的质量以及灵活的营销,一步步渐露头角杀出了重围。

驱虎吞狼之后,潘咛就想把企业做的更大更强,可是,股权一事成为了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就在潘咛去找江枫的时候,待在酒店里面的江枫却是正在浏览潘咛的过往。

团队的股权奖励一直没能得到明确答复后,1994年,潘咛直接进入了空调领域。

他另起炉灶创立了科龙品牌,与此同时也成立了科龙集团。

可是,依旧没有弄明白谁才是真正的决策人的潘咛,他的所作所为都就像是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在过家家。

冰箱、空调双管齐下,潘咛推动科龙开始了更加迅猛的腾飞。

1993年,科龙的销售额才18亿元,到1996年这个数字已猛增至45亿元,那是潘咛最好的时代,也是科龙最好的时代。

1997年,科龙电器营收达到34亿,净利润高达6.6亿元。

1998年,公司突然宣布潘咛辞去总裁的职务,4个月后,他又辞去了董事长职务,从此以后,这位在商海中叱咤风云的人物就远走他乡了。

江枫知道这件事情不是自己能够所左右的,可是,他知道再过半年多的时间,潘咛会获得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来触碰这个禁区。

有一位大人物明年就会到容声来看一看,事情究竟能不能够成功,潘咛能不能够抓住能够机遇,江枫现在不知道,他在等待对方的到来。

两个人见面相谈之后,江枫马上就征服了潘咛,他当即表示愿意拿出1000万捐献给灾区。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