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柄  最终卷 【九九归一】 第六九六章 诸洪钧

类别: 历史 | 架空历史 | 权柄 | 三戒大师   作者:三戒大师  书名:权柄  更新时间:2010-08-31
 
最终卷九九归一第六九六章诸洪钧

“那份图纸?”诸烈难以置信的摇摇头道:“难道有什么问题吗?”当准备制造桨轮船后,生性谨慎的上柱国当然不会立刻上马,他先命人参照图纸生产出十艘样船,经过各种条件下的反复试验,光试航就进行了五万多里,确信其性能与秦军的战舰一致,且没有任何缺陷后,这才开始大规模仿造。[3Z中文。3zcn]

这样造出来的战舰,要是还有问题才叫见鬼了呢。

“图纸当然没问题。”秦雷笑道:“谁不知道南楚以水军立国,造船水平要远远超过我们大秦,伯赏元帅在这上面做手脚,岂不是班门弄斧,自取其辱?”

“那你是什么意思?”诸烈面色难看道:“伯赏别离的阴谋在哪里?”

“不是阴谋是阳谋。”秦雷洒然一笑,摊开双手道:“伯赏元帅没有任何保留,先将桨轮船的优点展示给你们,再将所有技术都亮给你们看,然后睿智的上柱国大将军就在不知不觉中上钩了,且直到今天还蒙在鼓里。”

“我听不懂你的意思?”诸烈瞪大双眼道:“不要再卖关子了!”

“真是个不耐烦的家伙。”秦雷也不恼,淡淡一笑道:“知道在桨轮船出现之前,秦楚两国在造船技术上的差距有多大吗?”

“三五十年。”诸烈冷声道。对于这一点,他还是很有自信的。

“不错,”秦雷颔首道:“差距主要体现在哪方面呢?”

“楼船……”话音一落。诸烈顿时呆若木鸡,自从在洞庭湖上惨败后,他不知多少次反思败因,却真如秦雷讽刺地那般,一直没有找到症结所在。直到这一刻,才被彻底点醒了。

楚国的优势在于楼船巨舰。这一点是秦国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的,纵使后来出现了理念更先进的桨轮船,但在造船工艺上的差距,使秦军依然不敢与楚军硬碰硬。

设想一下,假使楚国人没有得到桨轮船的制作方法,事情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他们无法跟上秦国战船地速度,就只有认清现实,改变原先主动出击的战法。或用铁索横江、或用分段围剿战术,一步步压缩秦军的活动范围,直到挤压至极小空间时,其速度优势便荡然无存,再无与伦比的巨舰集群将其歼灭。

这是非常常规,却也基本无解的一种战法,如果没有那份图纸的出现,楚国人极有可能会走这条路,那样秦国人依旧无法击败楚国水师、逾越长江天堑。

然而那份绝密的桨轮船图纸出现了。骄傲的楚国人起初不屑于理睬这种秦国战船,然而接连几次吃过大亏之后,他们悚然发现。这鬼东西竟然不受水流限制,逆流而上时地速度远远超过以划桨为动力的战船。

这让自认造船工艺天下第一的楚国人十分不爽,他们敏感的自尊心深受打击,终于开始研究、试验、仿制的过程,用最快的时间将其编入舰队,形成战斗力,并迅速将不平衡的局势拉了回来。

在要么改良战术要么仿造新战舰的岔道口上。楚国人做出了他们的选择……这几乎是必然地。在水军方面长期形成的优势,使楚军上下心高气傲。容不得一丝轻辱,这样傲气的军队。又怎会接受保守地战术,忍受追不上对方的郁闷呢?

我比你强,就要什么都强,一点也不能比你弱!这是盲目自大者很普遍的思想。

所以他们一定会仿造桨轮船,证明自己不比对手慢,便也完全掉入了秦国的陷阱中。

我们看一看从天佑三年初到天佑七年末这段时间,五年间两国水军发生了大小战斗一百七十余次,楚军共损失战船八百余艘,秦军损失七百余艘,这一千五百余艘战船中,九成是桨轮船。

后世许多史学家读到这段史料,都会感叹一声:桨轮船的时代来临了!

但也有更高明如范文正者,一针见血的指出此乃秦军之计也!他研究了镇南水军当时采用的战法,乃是拉开距离,边打边跑,绝不与楚军靠近,更不与其进行接舷战。

然而在之后决定性地洞庭湖水战中,秦军却一反常态,主动与楚军接近,展开最残酷地肉搏战。再看后来五十年间,对南亚、北非、中东、西方各国作战时,终其辉煌的海战史,也依旧是以炮战加接舷战为主,在也没有出现过拉开距离、边打边跑地情况。

对此,很多史学家认为这是秦国水军强大了,只有别人跑的份了。但范文正公认为,以这个年代地水战水平看,若想重创甚至是消灭敌舰,就必须要无限靠近,靠的越近杀伤力就越大,向秦国在初始阶段采用的战术,只能说是骚扰,并不具有多大的杀伤力。

那秦国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战术呢?范文正认为,除了发挥战舰的速度外,还隐藏着一个更重要的意图——要将楚国桨轮船之外的其它战舰,尤其是恐怖的楼船巨舰排除在战场之外,进而达到两个目的。

其一,给楚军以桨轮船的时代到来了,其余的战舰都要过时淘汰了的错觉,使其进一步重视桨轮船,忽视其它战舰。其实楚国一开始只将桨轮船当成一种特殊的军舰,并没有打算因此停造其它战舰。然而现实情况是。其它战舰根本插不上手,也就逼得他们不得不增加桨轮船在水军中地比重。

其二,既然是桨轮船之间的战斗,损耗的自然就是桨轮船。频繁的战斗中,楚国的桨轮船损耗巨大,迫使他们产能一般的三大船厂拿出三分之二地产能生产桨轮船。以供应前线使用;剩下三分之一的力量,则集中在开发更大更强的桨轮船上,以至于从天佑五年开始,楚国再也没有一艘划桨战船下水,全部改成了用明轮的桨轮船。

随着楚军彻底淘汰划桨战船,一个严峻的问题便来了,他们不得不重建整支水军,包括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楼船巨舰。都不得不退出现役,舰上官兵全部转到桨轮船上服役。

对此,范文正有一个辛辣的讽刺,叫做自废武功。在他看来,楚国放弃了原先的优势,跟着秦国人地屁股走,结果将自己降到与秦军同一水平线上,主动将五十年的优势化为乌有。

甚至于因为秦国起步早,一度还领先于楚国。不过经验丰富的楚国人并不担忧,他们以极快的速度迎头赶上,完全消化了明轮驱动技术。并开发出了结合楼船与桨轮船优点的巨灵神舰,最多再过三年,便可以将优势恢复回五十年。

但就在这旧力已去,新力未生之时,秦国悍然展开了灭亡齐国的大战。楚国别无选择的与齐结盟,向秦宣战。然而对于在这个节骨眼上开战,诸烈深感郁闷……他的巨灵神舰刚刚下水。还没有形成建制呢!所以在战争初期。楚军表现出来的消极拖延,便很好理解了——人家还没做好准备呢……

然而局势地恶化出人意料。就在楚国人磨洋工的功夫,秦军便已经攻克了虎牢关。彻底掌握了主动。面对着岌岌可危的形势,诸烈只好不再拖延,一面仓促从水路进攻秦国,一面还派出二十万大军从陆路支援齐国。

后来地结果众所周知,毋庸赘述。

双目无神的沉思半晌,诸烈终于明白了自己败在何处,辛酸的苦笑一声道:“仅仅因为秦军船快,便轻易放弃多年积累的优势,转而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盲目追求在速度上也压倒对手,却忘了在真正的决战时刻,比拼的还是谁更猛更强。从一开始,就被人家牵着鼻子走,我败得着实不冤啊……”

秦雷点点头,轻声道:“你不得不承认,我那老哥哥要比你强。”

“活人让死人算计,谁强谁弱还不是一目了然吗?”诸烈坦然道。

“上柱国确有大将之风。”听诸烈终于给与伯赏元帅应有的评价,秦雷仿佛完成一桩心愿一般,长舒口气道:“其实这半年打下来,孤是很佩服你地,你确实是无愧于名将地称号。”

“还不是成了你的注脚。”诸烈哈哈笑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有你秦雨田在,我华夏恢复汉唐雄风,便不再是梦想了。”

“这条路不好走。”秦雷摇摇头道:“统一容易治国难,想要改变人们根深蒂固地观念,就是难上加难了。”

“没有能难得住你秦雨田的。”诸烈缓缓摇头,沉声道:“现在齐国也应该已经完蛋了,但要想完成统一大业,还有个更棘手地问题在等着你。”

“什么问题?”秦雷不动声色道:“若是想跟赵无咎那般挑拨离间,就算了。”

“我要说的恰恰是赵无咎当初告诉我的。”诸烈淡淡道:“信不信由你,但我还是决定告诉你。”

秦雷点点头,没有说话。

“你知道你父皇现在何处吗?你知道阴无异是什么人吗?”诸烈阴声问道。

“第一个问题不知道。”秦雷摇摇头道:“至于第二个问题,知道一半吧。”

“那我就为你解答。”诸烈沉声道。

“且慢。”秦雷一摆手道:“说出你的条件来。”

“没有条件。”诸烈有些不爽的看他一眼,仿佛在说:太小看我了吧?

秦雷不再做声,听他继续道:“你父皇在阴无异手里,阴无异是你皇祖母的师侄,曾经为她扳倒李家立过功,然而他还有另一重身份,你知道吗?”

“赵无咎的间谍,”秦雷沉声道:“这个可以推断出来,但现在兵荒马乱的,孤也找不到他。”

“据赵无咎说,他没有离开中都,”诸烈爆料道:“而是躲进了你六弟的府中,与他狼狈为奸……”

“什么?”秦雷霍得站起来,面色急变,脑海中不知翻过多少念头,双拳紧紧攥起又松开,最终定下心来问道:“你还知道什么?”

“他们似乎有一个你父皇手书的传位诏书,上面写着将皇位传给你六弟。”诸烈沉声道。

“什么时候发动?”秦雷轻声问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诸烈摇摇头道:“但我估计,他们一定会赶在你班师回朝之前造成既成事实,只要做的天衣无缝,你就算回去了,也找不到理由对付他们!”

“做梦去吧!”秦雷面色铁青,忍不住讥讽道:“就凭一张破纸,就想登上九五之尊,太傻太天真了吧?”

“但他们可以先让昭武帝复位。”诸烈冷酷道:“皇位本来就是你父皇的,现在他坐回来,你这个当儿子的能怎么办?以后再挟天子以令诸侯,还不想怎么弄怎么弄?”

秦雷闭目寻思良久,方才缓缓点头道:“你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

“因为我想让你成为最后的赢家,这样我们这些败在你手上的家伙,也不至于太丢脸。”诸烈哈哈笑道道:“只要你能善待南楚民众,将我华夏水军发扬光大就行了,别想那么多了。”

秦雷又点点头,转身走出帐去,到门口时又回过头来道:“需要特赦吗?”

“一女不嫁二夫。”诸烈摇摇头,轻笑道:“我就剩这点名节了,你还要剥夺去吗?”——分割——

我晕菜了,系统又瘫痪了,等修好了都八点多了,只能写这么多,抱歉抱歉。

3Z全站文字,极致阅读体验,免费为您呈现。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