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极品闲人  第二十三章 踏青

类别: 爽文后宫穿越 | 大唐极品闲人 | 刺刀特种兵   作者:刺刀特种兵  书名:大唐极品闲人  更新时间:2013-04-16
 
第二十三章踏青(求推荐,求收藏)

“安康妹妹!千万可要记得,千万不能泄露了自己的身份!”站在杜府的大门前,李承乾还在不断的叮嘱着。

没错,李承乾又来了,而且这次身边还带着一个小拖油瓶,正是太宗最为宠爱的公主之一安康公主,昨日在承庆殿内,听了太宗和李承乾的对话之后,这个人小鬼大的小公主就开始死磨硬泡,终于说得太宗答应她跟着李承乾一道来了杜府。

安康公主朝着敞开的大门里面张望了一眼,乖巧道:“知道了!太子哥哥!”

“不是叮嘱过你了吗!不要叫我太子哥哥,要叫大哥,就像寻常百姓家一样!”

安康公主调皮的吐了吐舌头,笑道:“知道了!知道了!大哥像母后一样啰嗦!”

李承乾见这个妹妹居然口无遮拦,还编排起了长孙皇后,也是一阵无奈,安康公主因为年幼时便没了母亲,在宫中无论是谁,心里都倍加了几分怜惜,李承乾也是打心里喜欢这个十四妹。

府门外李承乾带着安康公主来访,府内杜睿也正准备带着妹妹出门。如今已是早春,北方的春天还是干燥的,天气很晴朗,这个时代还没出现什么污染,天空是那种纯净的蓝,如同大块的极品的蓝宝石,云也白得纯粹,空气中带着淡淡的花香,顺着和暖的风弥漫开来。

这时节正是出门踏青的好时候,在府内憋了这么多时日,杜睿也觉得烦闷了,昨日听杜平生说渭水河畔有好些踏青的世家公子,名门淑媛,热闹的不得了。杜睿闻言便动了心思,今日一大早,边让杜贵准备马车,要去踏青。

刚到府门,杜睿便看到了李承乾兄妹,以及李承乾每次来的时候,跟着的两个东宫侍卫。

“兄长!”

“承明!”李承乾见了杜睿,笑着拱手一礼,道,“为兄来的不巧?承明这是要出门吗?”

杜睿点头道:“在府中闷得久了,听说渭水河边有人开诗会,便想着趁春暖花开,出去踏青,兄长要是有兴趣的话,不妨同去!”

李承乾闻言,顿时一阵犹豫,他每次来杜府,长孙皇后都要担心他的安全,这要是出去的话,回宫之后,还指不定要被怎么训斥呢。

“大哥!去吧!去吧!”安康一听要出去玩,顿时来了兴致,不停的怂恿道。

李承乾其实也想出去,长这么大,除了年幼时在中山为王之时,曾踏青狩猎之外,自打做了这东宫太子,一言一行都有身边的东宫属官和内侍盯着,连这长安城都没出过。

渭水河畔,就在几年之前,这里还曾经爆发了一场大唐与突厥之间,关乎着生死的大战,武德九年,太宗方才继位,颉利便突然大举南下,兵临长安,大有牧马中原,马踏长安之势。

就是在这渭水河畔,侯君集亲率飞虎营浴血奋战,最终打退了颉利的草原铁骑,而当年中原大乱之时,为李唐江山社稷开创,立有大功的飞虎军也因此十不存一。

那场大战的结局,大唐不败而败,突厥不胜而胜,大唐虽然在渭水河边,上演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一幕,但最终却因为根基不稳,还是用贿赂的方式,买退了颉利,才保住了万里江山。

如今,当年的战场,硝烟已经不在,金戈铁马也早成了历史,绿草青青,和风送暖,反倒是被那些才子佳人装点出了一番别样的景致。

“兄长看着风物,有何感想?”杜睿背着手,同李承乾并肩走着,突然发问道。、

李承乾一怔,看了看四周围绿草青青,花红柳绿的,一些年轻人正席地而坐,举杯畅饮,一些长安城中世家大族的淑媛正相互追逐着放纸鸢,便道:“其乐祥和,一片太平景象,自然是好的!”

杜睿笑道:“兄长只看得清这外物,去看不清内在!”

内在?

李承乾不禁迷惑不解,道:“承明,说甚内在?”

杜睿伸手一指对面一行正纵马呼啸而过的年轻人道:“兄长看,大唐民风不弱!”

大唐尚武,不似宋朝时,士人只需做的花团锦簇的太平文章,便能登阁拜相,光耀门楣,此时节的年轻人少有穿那士子衫,人人都是胡服劲装,消遣娱乐,也多以赛马,马球,蹴鞠为乐,杜睿虽然前世好习古学,却也不是个儒弱的书生。

李承乾闻言,思索了一阵,明白了杜睿的用意,笑道:“果真如此,为兄比不得承明,看的通透!如此甚好,甚好!”

杜睿笑道:“兄长说的是,这大唐民风弱不得啊!北边”

李承乾见杜睿又要说教,忙笑道:“承明端的是好为人师,明明说好了,是出外踏青,游玩,怎的又说起边事来了,为兄知道了,知道了!今日便不提那些烦心事,尽情玩乐,可好!”

杜睿知道李承乾不是个懒散的性子,只是不喜欢他人逼迫,闻言忙道:“倒是小弟的不是了,兄长勿怪,好!今日只是玩乐!”

李承乾这才笑了,道:“好!”

杜睿回身,对着宝钗,黛玉道:“你二人带着小姐们去吧!我与兄长去那边看看!”

杜睿说着,便和李承乾朝着一处凉亭走去,宝钗和黛玉也拿出了纸鸢,带着杜云芙,杜云莲等人去了。

杜睿走了,突然脚步一停,俯身从地上拾起一物,仔细端详了一番,居然是枚箭簇,虽然风吹日晒,有些锈迹,然心细如发的杜睿还是在这箭簇之上发泄了些许已经发黑的血迹,再看看品相,显然离制造的时间,还不算长。

李承乾也看到了杜睿手中之物,突然一声长叹。

杜睿忙道:“兄长因何叹息?”

李承乾道:“没什么,看到了此物,不过是想起了从前罢了!”

杜睿闻言,也不多问,对于武德九年的那场大战,他从杜仲那边也曾有所了解,当年颉利兵临长安,李承乾身为国之太子,也曾亲上城头,督军作战。

当然当年的李承乾不过就是一个孩童,又能做什么,不过是太宗向全军昭示,皇家愿与长安共存亡的决心罢了。

李承乾道:“这枚箭簇想来就是当年渭水一战,留下来的,睹物思人,当年的英灵不远,如今突厥已然为祸边疆,我们这些后人却在安享太平,岂不可笑!”

杜睿见李承乾心气低沉,笑道:“兄长安知后来人不能胜过前人,突厥虽然强大,然我辈只要卧薪尝胆,总归有扫平北疆的一天,到时候再来祭奠英灵,岂不更好,何苦此时这般惆怅。”

李承乾闻言一怔,突然笑了,自杜睿手中接过那枚箭簇道:“如此反倒是为兄的不是了,好好好!且不说那些,专等来日踏平突厥之日,再来告慰英灵,这枚箭簇可否送于为兄,也好时时刻刻提醒为兄,勿忘国耻!”

杜睿一笑,道:“理当如此!”

两人边走边谈,突然看到不少人在前面一小亭处驻步,有人已经摆下了坐垫,席地而坐,数十人三三两两分开,各自高谈阔论,亭中似有几个女子,一身春衫,言笑晏晏。

“承明!去看看吧!”李承乾说道,“方才府门前,承明说的诗会,恐怕主角就在此处了,踏青赏春之际,开办诗会,想来也都是风雅之辈,少不得有些少年俊杰,我兄弟二人整日里闭门造车,也看看那些少年俊杰有何高论,去结交一番可好!”

“那就去看看便是!”杜睿见状,也不好推辞,招呼着几个妹妹和宝钗,黛玉等人跟着走了过去。

杜睿看过去,估摸着那里大概是一些高门士子和家中女眷结伴出门,去看看倒也没什么,反倒正好可以借机了解一下大唐的风土人情。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