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狼骑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万事俱备 只等你来攻

类别: 铁血大明烽烟辽东大汉魂 | 大明狼骑 | 傲骨铁心   作者:傲骨铁心  书名:大明狼骑  更新时间:2013-04-16
 
锦州乃辽东重镇,位处抗金第一线,自锦州城筑成起,城中不仅屯积大批军粮,更储备了为数甚多的守城器械。

实际上施大勇对如何守城也心中没底,穿越前,他可没机会指挥一场冷兵器时代的守城战,身体的主人只攻过城,也没当过守军。因此,对于如何守城的印象,施大勇脑海中大抵是后世影视剧中的片段,除此之外,他也很模糊。

为防与时代不符,更为守城成功,施大勇特意到城墙上巡视了一遍,又叫人打开了器械库,在管库小吏的一一介绍下,才大致对自己都有哪些守城利器,又如何运用法有了个详细的了解。

守城战历来皆是相同,便是防御敌人爬城,防御敌人破坏城门、城墙,以及防御敌人挖掘地道等。而守城用的主要器械有:撞车、叉竿、飞钩、夜叉擂、地听、擂石、擂木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千百年来凡守城之军都必备的,明军也不例外。

撞车是用来撞击云梯的一种工具。在车架上系一根撞杆,杆的前端镶上铁叶,当敌人云梯靠近城墙时,推动撞杆将其撞毁或撞倒。

叉竿既可抵御敌人利用飞梯爬城,又可用来击杀爬城之敌。当敌人飞梯靠近城墙时,利用叉竿前端的横刃抵住飞梯并将其推倒,或等敌人爬至半墙腰时,用叉竿向下顺梯用力推剁,竿前的横刃足可断敌手臂。

飞钩其形如锚,有四个尖锐的爪钩,用铁链系之,再续接绳索。待敌兵蚁附在城脚下,准备登梯攀城时,出其不意,猛投敌群中,一次可钩杀2~3人。

地听是一种听察敌人挖掘地道的侦察工具。当守城者发现敌军开掘地道,从地下进攻时,立即在城内墙脚下深井中放置一口特制的薄缸,缸口蒙一层薄牛皮,令听力聪敏的人伏在缸上,监听敌方动静。据说可以在离城500步内听到敌人挖掘地道的声音。

擂木擂石实际就是一些石头和圆木,用来往下抛落以砸伤敌兵的。

其它器械也各有用处,均是为了杀敌而置,没一件是多余的.....

据管库小吏说,库中备下的器械足够半年之用,若是尽数用光,那便是十万大军来攻,十万大军死的。

小吏说得很是肯定,听得施大勇大喜,赏了他十两银子,小吏欢喜万分。他这管器械库的不及那些管兵器的,因为这库中的东西很多都是直至腐烂也不见得能用上,那些将官又哪里会花银子疏通他,要些用不上的东西。因此这小吏根本没有什么油水,生活过得也甚是清贫,一下得了十两银子赏,自然是高兴万分,连声谢过。

守城的器械虽多,不过施大勇最看重的还是城头上的二十六门红夷大炮及四十四座各式小炮。

那二十六门红夷大炮除了十四门是北京工部仿制的,其余十二门可都是从澳门葡人手中购进的原装洋炮,货真价实得很。而且药子很充足,便是一天打十炮,连打三月都不成问题。用后世话说,这炮管放,管够!

红夷大炮的威力施大勇可是亲身体验过,当者是一弹所至,糜烂一片,当时就差没被炸死。现在想来,都是后怕,庆幸自己命大。

想象着金军蜂涌而至,密密麻麻黑压压,就这么一炮打过去,一下炸死他们上百人,不需他几日,岂不是洪太要亏得连本也没了?

再加上那四十多门各式小炮,施大勇当真是越想越开心,越想也越是有底气,立即下令将所有的红夷大炮都运到北门,其他城头上不置一炮,只放些床弩等远程打击武器。

他是准备靠这些红夷大炮再上演一次宁锦大战了。

有炮有器械还不够,为稳妥起见,施大勇另外还叫人准备了沸油,沿城墙上每隔五十步便置上一口大锅,从早熬到晚,一刻也不停,只待金军攻进城下,便倒油而泼,再用火引燃。

石灰等物锦州城中也有不少,均是二十余斤一包,折开往城下一倒,定能呛得金兵鬼哭狼嚎,最起码,叫他们暂时瞎眼一点问题也没有的,当然,这石灰得看老天爷帮不帮忙,若风向不对,却是一点用也没有的。

施大勇忙着部署城头防守器械时,巡抚丘禾嘉托人送来名为“万人敌”的守城利器,要施大勇赶紧派人赶制,说是杀敌效果十分厉害。

其实这“万人敌”乃当年袁崇焕在宁远时所创,说白了就是在被褥里填满火药、硝磺等易燃物,等金兵来攻城,便从城头上泼下,再以火箭引燃,如此一来“万人敌”便可立即燃烧,要是金兵将这棉被裹在身上又或顶在头上,那便就脱不掉了。

另外一种方法便是将火药放在空心的大泥团中,外面围以木框,点燃了药引投下城去,泥团不断旋转喷火,可以烧伤金兵。不过这个方法施大勇没有采纳,原因是太费事,而且他认为光喷火似乎没有多大的杀伤力,还不如搜集锦州城中的炮仗放到城头,等金兵在城下时,派青壮们一人持一根火把,点上一根就往下扔一根,炸不伤他们也能炸惊他们。

“霹雳叭啦”的好不热闹,就当是锦州提前过年,军民齐心驱“年”兽了。

说干便干,也不管有用无用,半天功夫,锦州城内的所有炮仗便被搜集到城头,内中竟然还有一些可以喷发数十米高的花炮仗。施大勇试着点了一个,结果一看,不就是后世的花炮嘛!

这个好!

一个花炮能连发二三十次,将他平置于锦州城头,只待金军进入射程,便点燃发射,其效果不亚于机枪,就是杀伤力不行。但绝对能吓到金兵,这便足够了。

无奈答应施大勇军管锦州的陈昂并没有因为施大勇的狂妄而暗中消积应对锦州防务,他还是竭力组织了5000青壮协助守城,另外还组织了一千多人为守军提供热饭热菜,又将城中所有郎中集中起来,配上一些妇女,专门救治战斗打响后从城头抬下来的伤兵。

召集大户们捐献犒军银子的事情也在办,只不过这些大户们一听要出银子,都是肉疼,你推他,他推你,最后说建奴还没打过来,要是他们不打锦州,这银子岂不是白白便宜那帮大头兵了吗?倒不如等等看,若是建奴真来攻打锦州,再捐银子也不迟。

陈昂不是施大勇,他的身份是大明朝的锦州知府,又是文官,自然不会硬逼这些大户们捐银子,而且他私下也了解了些,知道大户们对施大勇军管十分不满,对昨日不放他们出城多少有些怨言,要他们这会拿银子出来自然不会甘心。便是捐了也不会有多少,因此便也无奈答应下来,要是建奴真的攻城,再请大家捐银犒军,若是不来,这事便不再提。

至于幕僚和下面人在自己身边埋怨不应该事事听从一个武将,陈昂只能苦笑一声,从施大勇那里出来后,他也想明白了,便是他施大勇拿不来抚台大人手谕,难道自己就能真不答应吗?刀把子握在人家手中,有道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他施大勇一介武夫,想什么是什么,难道真会好生与他商量不成。只怕自己再顽固下去,对方真能一刀杀了自己。唯今为了锦州安危,且先不去和他施大勇计较,待锦州解围之后,再上书告他到御前,以皇上秉性和朝中大臣心思,这施大勇就是立下天大功劳,犯了这逾越之事,只怕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陈昂组织的5000青壮被调了1500人于其它三门助守,余下3500人被施大勇分作5队,一队700人。

这五队青壮又各有作用,其中一队专门负责器械搬运,如箭枝、火药、擂木擂块等。

一队负责沸油熬煮,炮仗、石灰、挡箭板等。

一队则专门负责抬运伤兵,并负责饭菜送运。

余下两队则编为预备队,随时替补一线明军的伤亡。

除去调配东、南、西三门的2400兵,2000由郭义和郑国负责军管宵禁的老弱残兵,施大勇手头还有5000人。

这5000人成份复杂,他松山军占了一半,有2500人,余下则是左良玉的1200兵,葛清、刘泽义、王安、武大武二兄弟所率领的卫所团练兵。

为了合理有效的调派兵力,施大勇将这5000人分作五营,每营1000人,由曹变蛟、左良玉、葛清、王安、李大山各领一营,暂为统带之职。

曹变蛟、李大山是施大勇的人,左良玉自己有兵1200人,没理由不领一营。葛清本身有团练兵六百,比刘泽义、武氏兄弟兵要多,因此也领一营。王安领一营的原因也是他的兵多,而且也得照顾卫所军的脸面,否则一个卫所军的营统带都没有,有些说不过去。

武氏兄弟带来的人最少,还是客军,自然也不会去争什么统带,但求能够为大明守住这锦州便是了。

其实施大勇倒不是怕不安排葛清和王安各领一营,他们部下的卫所和团练兵会闹事,而是大战在即,强压之下也要适当的分一些权力出来,以争取一切能够争取的力量,共同来渡过这个难关。

大家同在一条可能马上就要被大浪掀翻的小舟上,再不齐心协力,同舟共济,那便只能是提前翻船。

当然,麻忠、陆江、王正奇等松山系的军官大多都担任了各营分统带之职,这也算是监视之意,以免团练卫所兵被吓破胆子,导致守城失利。

左良玉对施大勇安插嫡系人马担任分统带并没有表现不满,他知道,眼下要紧的是保住锦州,其他事情都要压后,这会争几个分统带没有什么意义。反正战后自己也要调归昌平总兵隶属,在这锦州呆不了多长,他辽东军如何分派,与自己并无关系,但求能把锦州守住就行。(左良玉一直以为施大勇与祖大寿一样,乃辽东本土将领)

各营编组完成后,已是丑时时分(后世凌晨两点左右),距离伏杀祖大寿已过去两个时辰。

兵力分配调整好,各式守城器械也备下,百姓和青壮都已动员,施大勇见一切都安排得差不多,想来想去没有什么遗漏后,发布命令,要曹变蛟率部在城墙上流动巡逻,其余四营则留一营于城门后待命,另三营则去休息,以便养足精神,轮换守城。

为了军管能够彻底落实,郭义和郑国严格执行了军管令,杀了两百多违令者,血淋淋的人头挂在街市上,着实震摄了那些欲谋不轨之人,虽然这两百多人中可能大半都是无辜者,或是还不知道宵禁命令的,但他们的人头却对整个锦州的安定起到了明显效果,城内秩序已恢复正常。偌大的街上除了巡逻的兵丁外,再也看不到一人。

快近卯时时,施大勇这才想到城门还没有加固,急忙找到陈昂,要他组织两千民夫,立即用石块和木料将四座城门全部加固并堵实。

陈昂不敢耽搁,赶紧找来下面人,要他们又连夜组织了两千百姓加固城门。加固时,发现木料不够,也不知哪个百姓带的头,很快,城门附近的百姓纷纷将自家屋子拆了,取出横梁大门供城门加固之用。

此情此景令施大勇十分感动,叫陈昂备下肉食饭菜,好让百姓们不致饿着肚子干活。

城门加固了不到一个时辰,东方的天边已露出了鱼肚白。施大勇首次负责一座城池的防守,且是和洪太直接过招,自然精神健旺,加上底气足了,便不再那么害怕金军来攻城,反而有些期待起来。

隐是万事俱备,就等你来攻。

陈昂却是明显不如他,毕竟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连着熬了两夜,还被施大勇吓得不轻,若不是强自撑着,早就找地睡了。

见天快亮了,陈昂一个激灵,瞌睡虫顿时跑了,朝施大勇看了两眼,迟疑一下,还是问道:“施参将,你说今日建奴会不会来攻城?”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