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杨门  第0904章 强国的霸道

类别: 历史 | 架空历史 | 丰碑杨门 | 圣诞稻草人   作者:圣诞稻草人  书名:丰碑杨门  更新时间:2019-05-01
 
铁镜太后一脸苦涩,她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自己的儿子。

昔日强横的大辽,如今却需要别人的余威震慑。

何其可悲,何其可笑。

可即便如此,她也不得不承认儿子说的话是正确的。

从儿子登基到今日,已经过去了几年。

辽国贵族对于年幼的儿子称帝,中年的丈夫在背后理政,一直诟病颇多。

甚至有人还暗中联络远在高丽、倭国的辽国遗族们,在辽国搅动风雨。

然而。

他们那些人,明明有一举将他们一家赶出皇宫的实力,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这么做。

因为他们都在惧怕一个人。

一个提到名字,都足以让辽国颤抖三分的人。

大燕皇帝陛下,杨延嗣。

而这一切,都缘于那个镇守在上京城外,号称智狐的独臂将军。

三年前。

一位昔日契丹八族的辽国贵族,仅仅是因为在边陲上,说了一句杨延嗣的坏话。

传到了那个独臂将军耳中。

他当即率领三万铁骑,突进辽国数百里,将那个辽国贵族的族人,屠戮一空。

辽国的防御,在他眼里,就像是纸糊的。

辽国的兵马,在他眼里,就像是土鸡瓦狗。

自此以后,辽国国内,再也没人敢说一句杨延嗣的坏话,甚至到了谈嗣色变的地步。

由此可见,那个独臂将军有多凶残。

他,以及他代表的国家,明明有一鼓而下辽国的实力,但他们却并没有扫平辽国。

在辽国所有人眼里。

耶律嗣能够平平安安的坐在皇位上,就是因为那个人的余威,那个人的施舍。

“母后,燕国的皇帝叔叔,是一个怎样的人?”

耶律嗣攀着马车的窗户,静静的看着铁镜太后发问。

这个问题他问了不下百次。

他的父亲,如今的辽国摄政王,总是绝口不提此事。

他的母亲,总是一脸为难的避过他的问题。

而辽国群臣,辽国百姓,给他的答案只有一个。

“凶残!很凶残!腰围八尺、身高八尺、虎头环眼、杀人如麻、嗜血成性……”

总之,凡是能在辽国国内代表凶残和强大的词语,都被他们用在了杨延嗣身上。

或许他们觉得,只有把杨延嗣描述的越强大,就越能代表他们败在杨延嗣手里不那么窝囊。

铁镜太后今日出奇的并没有拒绝回答他这个问题。

她思虑了良久,才幽幽的道:“他是一个很有才华,也是很重感情的人……”

“重感情?”

耶律嗣狐疑的看着他母后。

他翻阅着小脑袋瓜子里所有有关重感情的词语,貌似没有任何一个能被套在杨延嗣身上。

铁镜太后却没多做解释。

她只记得,当年还是一个少年郎的人,明明已经成为了一国之尊,却为了自己的兄长,不惜万里奔赴辽国,以身犯险,只为迎自己的兄长回家。

即便是在知道了自己的兄长不愿意返家的时候,他也为自己的兄长,留下了一大批足以让他后半辈子躺在金山银山上过日子的财富。

他做到了一个弟弟该做的一切。

可惜他的兄长,却没有做到一个哥哥该做的一切。

当初落叶、赵廸二人在上京城寺庙里说过的那句话,至今还在她耳边回荡。

“陛下不欠你什么,反而是你欠陛下的……”

铁镜太后痛惜的呢喃道:“当初若不是遇到了我,也许你会是一个强横帝国的霸道王爷……”

“什么?”

耶律嗣眨巴着呆萌的眼睛问。

铁镜太后尴尬的打哈哈道:“没什么……”

辽国皇帝的銮驾,行出了上京城不到一里。

突然间,马蹄轰鸣声响起。

一道强横的钢铁洪流,由远及近的冲了过来。

几个呼吸间。

钢铁丛林就将辽国皇帝的銮驾团团围住。

辽国皇帝的銮驾被惊的有些散乱。

马背上那些披甲执刃的军卒们,看着辽国皇帝的銮驾,没有一点儿敬意,反而一片冰冷。

为首的营正掀开了面甲,强横的冲到了銮驾正中的马车边上。

“辽人,一刻钟之内,退回去,不然就地格杀。”

他的口气冰冷而生硬,似乎在驱赶侵入到了菜地里的野狗,强横又霸道。

守卫在辽国皇帝銮驾旁边的辽兵,只能吞咽着唾沫,一句话也不敢说,更不敢上前去保卫他们的陛下。

耶律嗣掀开了马车上的帘子,刚要说话,就被营正一个凶狠的眼睛给瞪了回去。

铁镜太后掀开了马车上的帘子,叹息道:“这位将军,本宫乃是辽国太后,这位是我大辽皇帝陛下。此行是前往燕京城,朝见大燕皇帝陛下。”

营正一愣,皱眉道:“可有朝廷开具的入关文书?”

铁镜太后迟疑了一下,摇摇头。

营正目光一冷,当即就要举手,下达杀人的命令。

铁镜太后见过太多,也听过太多燕军的跋扈,她看到了营正准备杀人,吓了一跳,赶忙道:“本宫虽然没有入关的文书,但是本宫有大燕太后手令一道。”

说话间,她赶忙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封手令,递给营正。

营正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燕国律法中有明文规定,后宫的一应旨意,不得出宫。

也就是说,后宫的懿旨、手令等物,出了宫就没有效用。

他们不必遵从。

不过,常年在燕辽边境上的他,也知道燕辽皇室之间的那些辛密。

太后破例出具了一封手令,其用意他大概也猜得到。

随了太后的意思,还是依照国法行事,让营正有些为难。

他沉吟了许久,目光在耶律嗣那紧巴巴的小脸上盘桓了许久。

他想到了自家的崽儿,也想到了自家老母看到自家崽儿的那一份喜悦。

一时间。

他有了决定。

当即,他冷声吩咐道:“尔等且在这里等着,我要回去请示我家将军。”

说话间,他拿走了那一封太后开具的手令。

营正留下了副营正守着辽国皇帝的銮驾,他带着手令匆匆而去。

一路奔出去了数里地。

一片连绵的大营出现在了营正眼前。

在大营外,是更大的一片田地。

田地里的庄稼绿油油的,卸下了盔甲的汉子们,挑着担子,担着水桶,在浇地。

营正策马到了一块良田旁。

良田里,一个独臂的汉子,挑着担子,在一勺一勺的给良田里的瓜苗浇水。

营正跳下马背,单膝跪地,“启禀将军,卑职奉命执勤,拿下了一行辽人,他们自称是辽国太后、皇帝,拿着一封太后开具的手令,说要入关。”

独臂汉子放下了手里的勺子,直起腰,踱步出了瓜田。

他这一副模样,要是让辽国的贵族看到了,恐怕会惊掉下巴。

在辽国国内,威名仅此大燕皇帝杨延嗣的智狐殇倾子,居然像个老农一样,亲自下地种瓜。

燕国人知道了,顾忌也会惊掉下巴。

毕竟,以殇倾子的爵位,纵然是没有实邑,也能过上大爷般的生活。

殇倾子用肩头上的汗巾,沾了沾略显黝黑的脸颊上的喊水,他并没有拿那一封手令,而是斜眼看向营正。

“燕国律法,后令不得出宫,你可还记得?”

营正似乎早就料到了有此一问,他苦着脸,低声道:“记得……”

殇倾子下意识眯起眼,身上老农的气势缓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威严。

“知道你还犯?”

“卑职也是……”

“我不需要借口,军中也没有借口。你心里的想法我大概能猜到,但是我需要提醒你。你首先是一个军人,其次才是一个人。

当年,我随陛下征战的时候,陛下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营正暗自垂下脑袋,黯然道:“卑职记住了。”

殇倾子缓缓点头,“回头去打柴人那儿报到,打够了十斤柴,再归原职。”

营正脸上闪过一道苦涩。

打柴人应该算是燕国边陲最苦的一群人。

他们的责任就是不断出击,不断去打柴,每天都在生死线上奔跑。

最重要的是,殇倾子口中的柴,可不仅仅是简单的柴火,而是十斤黄金。

今时不同往日。

燕国北部边境的四邻,在燕国压迫下,已经快穷的要当裤子了。

劫掠十斤黄金,比杀十个人还难。

然而,殇倾子的命令,他却不敢违背。

“喏”

营正躬身一礼。

殇倾子这才满意的点点头,他取过了营正手里的手令,翻开一看,略微有些愣。

手令上只有一句话。

‘殇倾子,你给通融通融……’

一国太后,以这种口气跟一个戍边将军说话,这大概在历史上其他朝代,都找不到。

但是殇倾子却并不认为这分手令上的口气有什么不对。

两年前,太上皇要塞人进边军历练的时候,也是这个口气。

同为武将出身,佘赛花、老杨两人能够体会到殇倾子的艰辛。

更重要的是,后令不得出宫这一条禁令,他们二人得带头遵守。

这也是他们对儿子的尊重。

让殇倾子发愣的是佘赛花的预判。

从燕辽边陲,到达燕国都城,一路上可不止一道盘查。

佘赛花居然料到了殇倾子会是拦下辽国皇帝一行的人,提前开具了这一封手令。

殇倾子微微摇头一笑,想起了昔日去杨府,佘赛花对自己的照顾,他长叹了一口气。

“罢了罢了,这一封手令,我认了……”

殇倾子收起了手令,吩咐营正道:“放他们入关,不过规矩你应该知道。”

营正一愣,沉声道:“片甲不得入燕!”

“这是铁律!”

营正拱手施礼后,跨马狂奔而去。

殇倾子拿着佘赛花的手令,回到了营地,他取了笔墨纸砚,提笔在手令上书了四个字。

“只此一次!”

“来人呐!派人快马将这一封手令,送回燕国,交给太后。”

“喏”

等到传令兵拿着手令离开以后,殇倾子又苦笑着,展开了一封奏本,开始在上面书写。

一封请罪的奏折,给杨七的。

规矩就是规矩,他坏了规矩,就得请罪。

纵然让他坏规矩的那个人是佘赛花。

写完了请罪奏折以后,殇倾子拿着奏折,哭笑不得道:“怕是这些年戍边的功劳,又白搭了。”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上一次老杨派人送人过来历练的时候,他也写过请罪奏折。

杨七在拿到他奏折以后,当即就做出了判决。

殇倾子此前戍边的功劳,一律作废。

也就是殇倾子淡泊名利,换成焦赞那货,恐怕早就吵翻了。

毕竟,老杨当初想要送学子历练的时候,率先找到的就是焦赞。

结果焦赞二话不说就拒绝了。

然后问了一圈,其他人全拒绝了。

也就殇倾子心软,答应了老杨。

老杨虽然对其他人恨的牙痒痒,可是他没有办法。

他又没有权利治罪人家。

顶多威胁人家两句,说燕京武院结业的学子,绝对不给他们。

除此之外,老杨拿人家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殇倾子的请罪奏折送出去以后。

营正也到了上京城外。

策马奔到了辽国皇帝銮驾旁以后,营正冷声道:“我家将军已经答应了让你们过去,不过……”

营正冰冷的目光落在了那些随驾的侍卫,眼中闪过一道杀意。

“我朝律法,非燕国兵马,片甲不得入燕!”

“杀!”

“唰”

不等辽国皇帝銮驾旁边的人反应过来,冰冷的燕军骑兵的佩刀已经掠过了辽国侍卫的脖颈。

“不要!”

铁镜太后惊呼声传来的时候,那些辽国侍卫的脑袋已经掉到了地上。

耶律嗣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一幕。

他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做霸道。

铁镜太后颤声质问营正,“没有了这些兵马保护,我们怎么平安的到达燕京城?你还不如将我们一体斩绝。”

营正冷声道:“这里是燕国,不是辽国……”

丢下了这句话,营正率领着手下的兵马,扬长而去。

徒留下了一地的尸体,以及那仅剩下了为数不多的宫女的銮驾。

耶律嗣强咽着唾沫问铁镜太后,“母……母后,为什么会这样?”

他有点被吓到了。

铁镜太后痛苦的闭上眼,“这就是强国的霸道……当年,我大辽也是如此对付宋国的。”

“那……那我们还去燕京城吗?”

“去!不去的话,我大辽有可能会撑不过这个冬日。”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