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奸佞  第27章 越强的人越是一把锋利的刀

类别: 历史 | 两宋元明 | 大明奸佞 | 油腻道人   作者:油腻道人  书名:大明奸佞  更新时间:2021-04-09
 
近现代,那么是现代,依旧有很多西方人嘲笑我们中国人胆子小,软弱,是可以欺负的对象,吓唬吓唬就会乖乖的把钱送上!

甚至还有傻叉把这些写进歌里去唱!

说真的,这样的人,已经不能说他智障了!

只能说他出生前,脑袋是在他的肛门里发育起来的!

纵观历史,但凡是我们自己人领导自己人的朝代,没有哪个西方人敢在这片大陆上对着种花家的人咋呼,这个星球上也没谁敢方言他就比种花家的牛皮。

哪怕就是近代,如果把‘我大清’的皇帝换成李自成的后代,就算咱们没有人家船坚炮利,就算咱们只有大刀片子,也不可能让人家烧了圆明园!

中国人的胆子,比这个世界上任何种群的人都大,尤其是被逼到份上以后,就没有一个是怕死的!

想想长津湖,想想上甘岭,想想我们最可爱的人,哪怕我冻死了,我饿死了,我也要把你们阻挡在家门外!

这就是我大种花家的人!

这就是我大种花家人的胆子!

比天大!

天不怕!

地不怕!

所以,哪怕是鬼神,我们大种花家的人,应对方式也和别人家的完全不一样!

同样是敬鬼神,一个是把鬼神当屠夫把自己当羊羔,一个是把鬼神当泥胎供奉在一边自己玩儿自己的,甚至有的时候,我们大中华的还会把鬼神拿出来当刀使!

你鬼很牛皮,我们就蹿蹬神去灭了你,你神很牛皮,我们就蹿蹬鬼去闹的你一万年都不待安静的!

总结一下,就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实力越强的人,越能成为我们手里的刀!

这就是中国人的胆识和智慧!

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敢玩儿!

古往今来的,纵横家,把这中国人的胆识和智慧,发挥到了极致!

我实力比你强,那就来做一场!

我实力和你差不多,那咱们就坐下来谈谈,或者我去找个差不多的人来帮我二打一,或者找个更强的人当刀,砍死你!

我适合不如你,那我割肉,但不只给你家吃,我找很多家来,一起吃我的肉,然后让你们因为分赃不均先做一场,而我,则在夹缝中,偷偷休养生息,等我和你差不多了,我再对你下刀子!

张忠现在强不强!

不仅强的一批,还让人敬重不已!

因为他是神仙!

但他面对的人,却是一群胆识超凡,智慧超群的人!

这些人,可以忍他敬他,但绝不会怕他!

在这些人眼里,他张忠越强,越能成为这些人手里的刀!

现在的胡宗宪和杨顺就是这样!

九月的大同,已经快要和冬天脸贴脸了!

九月初九一过,嘉靖帝在万众瞩目中离开了京师,再次踏上了前往南方的道路,而就在这一天,裕王爷领着张居正和谭伦来到了大同城外。

这次的腥风血雨,虽然裕王派倒下了无数人,但也实打实的获得了一些好处,比如高拱,天上掉馅饼,一个户部尚书的位子,就这么被嘉靖咣当一下砸到了脑袋上,差点没把高拱砸晕了!

所以,裕王离京,就没把高拱带上,也没办法带上,毕竟高拱现在是户部尚书!

除了高拱之外,就是谭伦了,谭伦在这次的腥风血雨中,虽然丢了还没捂热乎的福建巡抚,但却进了京,成了都察院的左副都御使!

虽看着是贬斥,但绝对是明降暗升,都察院里,不论是左右都御史,还是左右副都御使,都是能影响到皇帝决策的人,都是能把对方阵营大佬拎出来批斗的人!

谭伦虽然只是副都御史,但却是裕王在御史里面立起来的一面旗帜!

文官体系里,御史是最不讲理的一群人,想弹劾谁就弹劾谁,想污蔑谁就污蔑谁,而且污蔑了还不用负责任,你还没办法找他算账,因为他有风闻奏事的权力。

你说他污蔑你,他说他听别人说的,你说你没做过,他说空穴不来风,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两句话就堵的你没话说,一两句话就能把你辛辛苦苦积累了一辈子的声音给毁的渣渣都不剩。

这就是御史!

神憎鬼厌的东西!

但却是文官人人抢着当的东西!

因为御史就等于清流,清流就等于你不论和谁对喷,你都站在了道德制高点。

一省巡抚是封疆大吏不假,也手握相当大的权柄不假,但你毕竟在外任职,你想在这个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里,去影响皇帝的决策,那你还是歇着吧,等你的奏本送到皇帝面前,黄花菜都亮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谭伦明降暗升的缘故!

按说谭伦才上任,应该留在京里的,但此时京里已经不是朝中百官关注的焦点了,且严嵩随着嘉靖帝巡幸江南去了,内阁权柄在徐阶手里,此时就相当于徐阶在监国,且本该已经退休的吏部尚书李默依旧好好的当着他的吏部尚书,还有新晋的户部尚书高拱,所以京师里已经没什么好看的了,已经是裕王的一言堂了,多谭伦一个不多,少谭伦一个不少。

嘉靖帝往南去了,唯二的两个王爷也早早的离了京,一个到了大同,一个去了肃州。

满天下所有官员和读书人的眼睛,都盯着这三个人,说句不好听的,这三个人稍微出点岔子,立刻就会被放大无数倍,成为各种事件的导火索。

所以谭伦就跟着裕王来到了大同,毕竟裕王身边只有一个张居正是不行的,裕王也怕出问题,多一个谭伦,就等于多了一个帮手!

裕王来了大同,做为宣大总督的杨顺,是必须得来迎接的,不迎接不行,哪怕他是严嵩的人,他也必须得乖乖的来迎接,还得把身段放到最低最低。

不仅是杨顺,山西巡抚也要来,但刚到地头的新山西巡抚已经去诏狱待着了,山西的布政使、按察使也在诏狱里和新巡抚作伴,所以除了杨顺之外,在城外迎接的最大的官员,就是大同府知府胡宗宪了。

“臣杨顺,胡宗宪,恭迎裕王殿下!”

感谢‘竹叶青岛’‘dsags’‘华夏涂山氏’三位兄弟的支持,老道拜谢拜谢!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