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打最高分的好。”
这位李姓先生面色兴奋的说着,将卷子递给另一位有着白胡须的老先生道:“王先生看看,是不是该给高分。”
这是书院的规矩。
如果一位先生觉得一篇文章很优秀该给很高的分,不是他一人说了算,而是同年级所有先生一致决定。
这样一是为了以防先生徇私,二是为了选出真正优秀的文章。
毕竟文章这种东西没有个标准,主观性很强。
而王先生是如今六年级甲班的先生,也是资格最高的先生,如果他也认同的话,那文章就是真的好了。
听到李先生评价这么好,王先生接过卷面看了起来。
从开篇的孟子言引出话题,然后用词犀利的取例说明什么是小勇行为,接着言及小勇和大勇实际只有一步之遥。
其间又从一句‘至穷无非讨饭,不死总会出头’的描写,阐述想要跨越这一步之遥很简单。
而从这小勇到大勇的转变中,顺理成章又引出大勇。
再到最后无一分累述,干净利落的收尾。
通阅之后,王先生缓慢的点了点头道:“不错,此文贴题且条理清晰,关于小勇与大勇的阐述,可谓是字字珠玑引人深思,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王先生这么一说。
其他先生足实被勾起好奇心,于是之后这张卷子辗转桌面。
传了一圈之后,六名文科先生是皆是点头称赞不已,算是一致认同这是一篇好文章。
“的确,真不像是六年级学子能写出来的,这一篇文章就是考秀才之时,都是能拿得出手的好文章。”
“这是谁的啊。”
“有点像庞学博的文风。”
“我觉得不像,庞学博的文辞虽也犀利,但写不出见解如此深的文章。”
“直接打开看不就知道了。”
因为只是期中考试,是以卷首之处的姓名只是折叠了起来。
此先生说着将折起的姓名展开了。
这一看,该先生的目光眼睛眨了眨,有些不敢置信的盯着那个名字好一会。
旁边有先生道:“谁啊,这么惊讶的。”
该先生这才回过神来道:“你们一定想不到是谁。”
“卖什么关子,到底是谁。”
该先生吁出一口气,尤带着点震惊的心情,看向林文廷道:“林文廷班的钟书毓。”
“他?”
除了早就认出笔迹的林文廷,其他先生震惊了。
因为这个钟书毓身为知府同知之子,又有钟书泽这个珠玉在前的哥哥,他们多少有关注过,但是那文章真是写得一塌糊度。
当时批卷时改到他,还被吐槽过。
那时几个先生纷纷摇头表示,看来并不是钟家的孩子个个都能如父亲一样出色。
如今却说这篇文章是他?
他们自是感到震惊。
毕竟虽说是听说林文廷说他进步了。
但是文章这种东西可不是一两个月就能一蹴而成的,要知道有些念了几十年书的老先生,就算能倒背四书五经,都不一定能写出一篇好文章。
“不是吧,他是不是作弊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