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证道录  封神探秘02:昆仑十三金仙的道号出处和含义

类别: 仙侠 | 神话修真 | 封神证道录 | 南极星不亮   作者:南极星不亮  书名:封神证道录  更新时间:2020-06-21
 
昆仑十二金仙,再加上一个云中子,总共十三个。

他们道号的出处和含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考虑过?

我闲着没事,查了查资料,也自己做了些猜测,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下这十三位仙人的道号。

昆仑十三金仙,他们分别是:

广成子、赤精子、云中子、太乙真人、玉鼎真人、黄龙真人、普贤真人、慈航道人、文殊广法天尊、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灵宝大法师、惧留孙。

一共十三位,其中有三位“子”、四位“真人”、一位“道人”、两位“天尊”、一位“真君”、一位“大法师”和一个“孙”。

子,是我们最熟悉的尊称。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其中的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十二仙中,以子尊称的,是广成子和赤精子,再加上云中子,一共是三位。

广成子,这个名字并不是许仲琳的首创。它的首次出现,是在庄子.在宥篇中,黄帝问道广成子。在之后的两千年中,各种典籍都把广成子视为黄帝之师,是一位道教中的仙人。

广字,熟悉的词语,有广大、宽广、广阔、广泛等。

成字,熟悉的词语,有成功、成就、成果、完成等。

所以,广成子,是什么意思?

赤精子,这个名字也不是许仲琳的首创。在道教神话中,广成子、赤精子都只是太上老君的一个化身,都只是道的化身。但赤精二字,是指南方之神,是古代天子在立夏当天,要在南郊祭祀的神明。

赤为红,为火,为热,可以引申为赤诚、赤心(忠心)。

精有精华,精气,精血,精灵。

赤精放在一起,可以联想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也可以简单看字面,理解为火之精华。

云中子,则是许仲琳的首创。为了创造一个符合人们想象的仙人,腾云驾雾的神仙,他选了最简单的两个字——云中。

云中出现了一个人,云中会出现什么人?神仙!

看过三位子,再来看四位真人。

真人,这个词最早出处,也是庄子。庄子·大宗师有言:“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这里的真人,和另外三种形容可以通用——神人无功、至人无几、圣人无名。

真人、圣人、神人、至人,都是庄子对修行有成的人的尊称。

到了后代,真人被引为道家中,洞悉宇宙和人生本原,真真正正觉醒,觉悟的人。

历史上最为大家所知的,得到广泛认同的真人,应该就是张三丰了。

本来呢,真人只是宗教内,和民间的叫法。明朝洪武大帝,把真人这个称号给转正了。当时龙虎山天师入京,洪武大帝说天师这个称号太狂了,能给天当老师,你开玩笑呢?

于是,他下令,之后的天师都改称真人。所以,我们可以这么推断,如果许仲琳活在明朝洪武大帝之前,书中大概会有好几位天师,而不是真人……

转过头,我们看封神中的四位真人,大家熟悉的应该是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和杨戬的师傅玉鼎真人。

玉,是一种材质。木石金玉,玉是各种材质中,最为稀有珍贵的。儒家有言,君子温如玉,就表明了古时人们对玉的向往和赞美。

鼎,是一种容器。杯碗缶鼎,鼎是各种器具中,最为尊贵高大的,是只有帝王诸侯才能用的。一言九鼎,钟鸣鼎食,就是对鼎中贵气的表达。

玉鼎放在一起,被许仲琳首创,作为一个人的名字,一个仙人的道号,不管是用来形容他的品行,还是他的修为,或是表达对他的期望,都有一种尊贵而美好的含义。

太乙真人,这个名字是许仲琳首创。但在道教中,早有一位太乙救苦天尊存在,就是西游记中老狮子精九灵元圣的主人,是道教中数得着的神仙。许仲琳应该是以他为原型,做了演绎,起了太乙真人这个名字。

太乙,后面有许多引申出的涵义,但在最初,太乙就是太一,就是道家所追求的“道”。

用在名字里,我们普通人看来,就只是显得高深罢了。

龙本是皇权的象征,黄色又是皇家专用颜色。封神中却出现了以黄龙为名的仙人,他的形象如何呢?

黄龙真人,是阐教十二仙中的异类。在原著中多次出场,但既无法宝又无战绩,被赵公明活捉,被金箍仙箍了脑袋,被吕岳打得逃跑的都是他。

再联想到东海龙王,居然连一个小哪吒都打不过,又是变泥鳅又是被揭龙鳞。

呵呵,大家可以想想,许仲琳先生是在干嘛?

普贤真人要和慈航道人、文殊广法天尊一起看,这三位的出处是佛教的三位菩萨,普贤、观世音和文殊菩萨。

其中慈航道人与另外两位不同的是,道教中也有这么一位神仙,叫做慈航真人,也叫慈航大士的。而普贤和文殊都只是佛教中的菩萨。

或许,许仲琳单列一位慈航道人,也是为了突出他“道人身份”这一点?但为什么慈航会跟观世音成了同一人,大概是因为他们都有普度众生的宏愿吧!

慈航,以慈悲为舟,航行在苦海中,渡尽世人,是为慈航普度。

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是聆听世间声音的意思。所以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的,莫过于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因为,所有人都想求一个能听到自己祈求的神仙。

据说唐朝时,因为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才有了观音这个简称。

普贤,也是梵文的意译,是广布贤德、普及贤明的意思。

文殊则是梵文的音译,愿意本是“妙德”、“妙吉祥”。有趣的是,文殊主智,如果解释为“文才奇特”居然也能勉强说得通。

封神中给文殊菩萨加了广法两个字,成了文殊广法天尊。广法即为传法,还有法力广大的意思。

天尊,本是道教中对至高神的尊称,如三清,分别是道德天尊、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即便是玉帝,也不过被称为玉皇大天尊。所以想想前面的太乙救苦天尊,那可是个大人物。

但在这里,天尊的称呼,还给了文殊广法天尊和道行天尊两人,就很有趣了。许仲琳把他们两人跟元始天尊放一起,不觉得别扭吗?

简单去解,可以认为许仲琳对天尊这个称号不够重视,只把它当成跟真人、真君同一个意思的词。

往多了想,就得看,广法和道行这两个词。道行,也就是指修为、本领、法力。平常我们说一个妖怪有百年道行、千年道行,就是这个意思。而广法,包扩了传授这个行为。

所以,小编猜测,也许许仲琳认为,只有能为人师、传授修行的人,才称得上天尊的称号吧!

接下来到了清虚道德真君,说到真君,就有帝君、天君、元君、星君这几个词冒出来。这几个君放在一起,我们应该就能理解了,这个君是啥意思。

在官方、道派、系统内有一定职位的,有一定权力的,才会被称为君。

好比西游记中的二郎神,全称是二郎显圣真君。说远一点,杨家将里的佘太君,为什么会加一个君字,因为她是有官身的。

也就是说,这里的清虚道德真君,他在天庭或阐教内有职务……

至于清虚道德这四个字,就没有什么需要特殊解释的了。这个名字是许仲琳创作,就是摆了两个特别有道教感觉的词在一起,这起名水平真不如云中子来得妙。

然后是灵宝大法师。说来有趣,封神一书中,阐教有个灵宝大法师,截教有个多宝道人。名字里都带个宝字,偏偏这俩人都没有什么知名的法宝。这是许仲琳故意安排的吗?

儒家经典大学有言:“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儒家把仁亲当做宝。那道家呢?

这里的灵宝,还真就不是网络小说中,所指的什么先天法宝,后天法宝。

这里的灵宝,是指保精养神的道教修真之法。汉武帝内传:“行益易者,谓常思灵宝也。灵者,神也;宝者,精也。”

法师,也不是已经被西方文化洗礼之后,我们所熟悉的会放法术的西方魔法师,而是佛教和道教中共有的尊称。

道教中,精通经戒、主持斋仪,度人入道,堪为众范的道士,叫法师;精通道法,能养生教化,为人师表者叫法师。

佛教中,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更高的是三藏法师,是遍通经律论三藏者的学位。西游记中,唐僧唐玄奘,就是三藏法师。

合起来,灵宝大法师的含义,也不必再说了吧。

最后说到惧留孙,这也是从佛教中来的人物,即是惧留孙古佛。他是阐教仙人中,唯一一个名字未加尊称的。

其他人,真人,真君,天尊都有,就他单独一个道号,惧留孙。

我查了很多资料,想搞清楚,这个惧留孙到底是什么意思,可都没有说得通的结果。最后只能从另一个角度做个猜测,仅供大家参考。

我以为,与其从佛教中找惧留孙这个名字的原意,不如从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的关系上来找。要知道,西游记成书是早于封神演义的,这点在书中也有很多体现。

而惧留孙的弟子土行孙,他的法宝捆仙绳,和法术土行术。这几个词放在一起,是很有趣的。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金角大王、银角大王那,连换了两个名字,分别是行者孙和者行孙。我猜测,许仲琳在这里找到了灵感,准备来点小花样。

从行者孙,想到了惧留孙,从幌金绳想到了捆仙绳。既然是要留人,就想到了跑路的法术;飞天的法术到处都是,于是就有了土行术;为了配合惧留孙这个名字,又出来个土行孙。

看,多流畅的推理!原来,封神演义的作者许仲琳先生,也在玩谐音梗啊!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闲扯,有哪些说的不对或不合理的,欢迎大家指正!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