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暴君  第265章 皇帝的生活啊,真是枯燥且无聊

类别: 历史 | 架空历史 | 我真不是暴君 | 苦苦的寻   作者:苦苦的寻  书名:我真不是暴君  更新时间:2020-06-28
 
“好了,十三啊,别哭了,带着你的情人去吧,别让朕失望了。”

“谢皇兄,臣妹告退!”

“谢陛下,民告退!”

等他二人离开后,气氛再次恢复了平静。

沈鸿这时笑了:“咋样,今这事儿,朕办的敞亮吧?”

“陛下高见!”

“眼下渝州被倭寇占据,不断出兵试探内陆。有了冷逐的阻止,也能很好的遏制倭寇进犯了。”

“还不止呢,不定冷逐这小子来个人品大爆发,还真灭了倭寇也不定呢。”

听着大家的赞美,他内心得到了巨大的满足。

沈珠这时话了:“皇兄若是没什么事情,臣妹就告退了。”

“来都来了,那么急着走干嘛。”沈鸿眼珠一转:“对了,朕最近发明了一样好玩的,要试试吗?”

“好玩的,什么东西?”沈珠疑惑了。

“就是这个。”

着,他让开晾路,来到了桌子前。

“皇兄,这是什么东西?一个个的方块,上面还刻了字。”

拿起一张麻将的沈珠好奇的问道。

“这个啊,叫做麻将。”

沈鸿内心压着解脱般的兴奋,道:“那个,时间也不早了,朕还要去处理奏疏,叫你皇嫂们陪你玩吧。”

“好啊,好啊,三位皇嫂,多谢啊!”

“十一客气了。”

紫湘三人齐齐笑了笑,然后给了沈鸿一个幽怨的眼神。

他头皮一炸:“你们玩啊,朕先走了,富管家,还愣着干什么?”

“哦,陛下有旨,摆驾宣政殿!”

富荣憋着笑,赶紧吆喝了一嗓子。

沈鸿溜了之后,紫湘三人齐齐发出了大笑。随后,每个人都从袖子里拿出了两张牌……

来到外面之后,沈筠呲着牙乐了:“皇兄,这移花接木之计,使用的真是炉火纯青啊,臣弟,好生佩服!”

“少扯淡,有事直接。”

“呃……”

被噎了一下的沈筠,斟酌着道:“皇兄,臣弟,想请您赐门婚事。”

“啥,老六,这春刚到,你就按耐不住了?,是谁家的姑娘?

朕告诉你啊,别跟十三是的,弄个身份不明不白的女人进门。朕,眼下就剩下你跟十五两个兄弟了。”

“皇兄告诫的是,臣弟会谨记的。臣弟……想迎娶的人,是顺州州牧郑诨的嫡长女,郑青青。”

“郑青青……”

沈鸿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在郑青青的样子,随后又感觉沈筠这门婚事,玩的有些意思啊!

自己去年刚把郑诨放到南诏……不,是顺州做州牧,眼下刚平定了顺州,沈筠就要娶人家闺女,啥意思啊?

是看上了顺州的发展前景呢,还是打听到了瓷器的原材料出处呢?亦或者……是真的看上了郑青青。

看上了发展,这肯定的,因为现在朝中的大臣们,都把顺州当成了自己家的后花园来对待,都想好好经营一番。

至于瓷器的原材料高岭土……

这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万一,高岭土要是被人制约了,那自己的钱袋子,立马就会缩水。

至于喜欢……也许有吧。

其实双方联姻也不错,人毕竟都是有私心的。

其实他自己也愿意与郑诨联姻,毕竟他现在是顺州州牧,有着高岭土资源。

还有,他是郑璆的远支,眼看着下一代就要出五服了。

现在他正是风头正劲的时候,不找个有力的靠山,那还等什么呢。

就算是为了稳住郑诨,与皇家联姻也是最好的选择了。

别他思想肮脏,没办法,时代因素就这样……

他思考这段时间,沈筠连大气都不敢出,就战战兢兢的等待在一旁。

许久之后,前者问道:“你为什么要娶郑青青,你是真的喜欢,还是有什么别的目的?”

“皇兄明鉴。”沈筠一下子急了:“臣弟是真的喜欢郑青青,去岁上元节在场中跳舞的时候,臣弟偶然间看到了她,一下子就被她身上的气质所吸引了……”

身上的气质?

沈鸿暗暗吐槽了一句:吃货能有什么气质,这不是扯淡么……

想了想,他再次问道:“那你跟郑诨通过气了吗,还有,郑青青是怎么想的?”

“回皇兄,臣弟在上元过后,就跟郑州牧探过了口风,而且,郑家姐也没反对。”

“那行吧,你是宗正,对这采吉纳征方面熟悉,自己弄去吧,可朕不会给你赐婚的,全靠你自己了。

若是每个人都来找朕赐婚,万一朕赐到了恶婚,那朕岂不是罪过了。”

“这么,皇兄是同意了?!”

“嗯,同意了,只要郑青青不反对就校”

“多谢皇兄,多谢皇兄,那臣弟就先告退了。臣弟刚才看到皇兄的麻将十分有意思,就先过去观瞧一番。”

“哎呦。”沈鸿酸溜溜的道:“你还真是过河拆桥,没事了,就溜号!”

“呃,皇兄恕罪,要不,臣弟送您到御书房后在回来?”

“一边玩去吧,朕走了,看见你就心烦,对了,成亲的时候,告诉朕一声,到时候,朕送你个大礼!”

“多谢皇兄,臣弟告退!”

看着他欢欣鼓舞离开的样子,沈鸿摇了摇头,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到底是对还是错,心中不无感慨:当皇帝的日子啊,还真是无聊,且枯燥……

为了躲避麻将局,他一直在处理奏疏,直到很晚才结束。

放下了最后一卷奏疏,他靠在太师椅上发起了呆,脑子里却在想着。

眼下宣纸也出来了,是不是该普及书籍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了呢?

经过多方对比后,他发现,时机不够,因为大燕的民众们还远没到丰衣足食的地步。

就算自己强行推行了书籍,估计也没人去教,就算有人教了,也不一定有人去学。

盖因,穷啊!

虽然,自己弄了一出科举制度。

但,这个科举制度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因为下的知识,还是在世家手郑

所提拔的官员,还不是有九成属于各个世家?最多,也不过是剔除了一些废物点心,根子上,没半点屁用。

如果自己打算依靠科举选才,发放书籍是一方面,首先来,就得有新鲜的血液来冲刷世家浓重的印记。

什么叫做印记呢?

其实就是思想……

想了良久之后,脑中猛地灵光一现……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