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开局逃婚三千里  130 论功行赏

类别: 历史 | 五代十国 | 五代十国开局逃婚三千里 | 茶碗的彼岸   作者:茶碗的彼岸  书名:五代十国开局逃婚三千里  更新时间:2021-04-11
 
侯仁矩禀道:“王传平倒卖粮饷的方式,是‘以新换旧’,交割出去的‘新粮’,与等待交割的‘旧粮’,其实在交割之前,都在苏州城内存下了大量的库存。”

“倒卖粮饷之事,不能见光,是在暗中偷偷摸摸进行的,所以不可能短时间内,将存粮处理干净。”

“我们将这部分存粮查获,所得已然不菲!”

“再者,王传平及其亲信经营数十年,早在苏州、湖州、秀州所有州县购置下大量田庄,这些田庄中都存有大量粮食。”

“另外,与王传平勾结的官、商、吏等,也遍布苏州、湖州、秀州所有州县,这些人也‘贡献’了大量的粮食。”

“尤其是其中的商贾,我们从那几个大粮商手里,查抄到了上百万斛的粮食!这些粮商与王传平勾结,参与倒卖粮饷,早已赚得头肥脑满,不过最后却便宜了我中吴军。”

“如此一来,我们查抄所得的粮食便多达900万斛了!属下粗略估算过,这批粮食足够我中吴军全军上下吃上整整三年!”

侯仁矩手握那本小册子说道。

“哈哈哈,此事办得很好,900万斛粮食,足够全军上下吃上整整三年!这真是天助我也!”杜昭笑着起身。

笑过后,杜昭立即又说:“这么多粮食,苏州附近大小粮仓早已堆积不下,很多都存放在其他州县。这些粮仓,一定要安排可靠之人去把守,万不可出现任何差错。”

杜昭看着李安。

李安忙起身拜道:“请公子放心,属下已挑选可靠的牙兵分赴各处粮仓,一定不会有事的。”

杜昭满意点头。

侯仁矩接着禀报:“接下来是衣服,冬衣和夏衣,兑现‘三倍衣粮’的赏赐之后,还能剩下各三十万套左右!”

“之所以能查抄到这么多衣服,也是因为数量太大不好处理的缘故,故而堆积在仓库,直至被我们悉数查抄。”

“嗯。”杜昭点头。

三十万套衣服而已,在900万斛粮食的光芒之下,这个数字也就不算得什么了,提不起杜昭的兴趣。

“除900万斛粮食及30万套衣服外,还查封有田庄百余座、良田数十万亩、散落于各州县的房屋、铺子、作坊等各有数百上千座……”

侯仁矩手握小册,照本宣科般念出一串令人震惊的数字。

闻着纷纷动容,热烈交谈,杜建徽手捂腮帮子在那笑个不停。

待众人热议稍缓。

侯仁矩脸色微变笑容消失,手握小册准备接着往下禀报。

他微变的脸色没有逃过杜昭的眼睛,杜昭忙摆手道:“诸位,诸位。”

众人停止交谈看着杜昭,侯仁矩也将口中的话吞回肚子。

“查抄王传平及其同党府邸之事,侯司马可谓出力不小。”杜昭侧头看着杜建徽,请示道:“阿翁,侯司马立下如此功劳,孙儿欲将‘行军司马’之职交给他,阿翁意下如何?”

“不用问我,三郎你看着办即可。”杜建徽手捂着腮帮子。

杜昭点了点头,扭头看着手握小册的侯仁矩。

笑道:“侯司马,三日前你刚来苏州之时,我就说过,若你能办妥此事,我就让你做‘行军司马’。”

“此事你办得极好,大家都有目共睹。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正式授你‘行军司马’之职!望你以后再接再厉,莫要让我失望。”

侯仁矩大喜,抖了抖青色圆领袍,长揖一拜:“多谢郎君赏识,属下日后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大帅、郎君!”

“另外,牙府中原先所有幕僚,受王传平一案牵连,已悉数被捉拿下狱。侯司马你初任‘行军司马’之职,还需暂负‘掌书记’、‘推官’、‘参军’等幕僚的职责。”杜昭又说。

“请郎君放心,属下可以胜任。”侯仁矩朗声道。

“很好!”杜昭不自禁笑了,这些文职他挺头疼的,若能一股脑丢给侯仁矩,自然最好不过。

当然,此举建立在杜昭绝对信任侯仁矩的基础上,而识人之能是杜昭的专长!

“‘掌书记’、‘推官’等幕僚,也需尽早补齐,人选的问题,侯司马你和周道长商量着办。你们确定好了人选,我再做最后的把关。”杜昭又笑道。

“属下领命。”侯仁矩和周庭一起领命。

杜昭满意点头之余,又将牙堂中所有人都扫视一遍。

他略微一顿,笑道:“当然,查抄王传平及其同党府邸一事中,在坐各位都有功劳,有功劳就该行赏!”

众人闻言面色微微一动,全部起身走到牙堂中间,直面着他。

“数日前公子才提拔了道长和我们,都已有赏赐了,这次就不用了吧。”李安说道。

众人也纷纷附和,表示不要赏赐。

“数日前对你们的提拔,是因扳倒王传平之功。而这次对你们赏赐,是因查抄王传平及其同党府邸之劳!”

“两者不可混为一谈,再说经此一事之后,我牙府大获丰收,单单粮食就有900万斛!这是数十年以来都罕见的大收获!”

“我和大帅心里十分高兴,如此幸事,不赏不可!”杜昭笑眯眯看着杜建徽。

杜建徽手捂腮帮子朗声道:“三郎所言不错,不仅要赏,还要重赏!”

“属下等多谢大帅、郎君。”众人见此,只得拜谢。

杜昭的赏赐也挺实在,是什么呢?

主要是粮仓都堆积不下的粮食!

整个中吴军有900多万斛的存粮,这真的很多。

但对周庭、李安、侯仁矩、吴应辉等古人来说,粮食在他们心中的分量依旧很重。

并不会因为存粮很多,就轻贱了粮食。

他们全都得了赏赐,皆眉开眼在那谢赏。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