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抓穿越  第139章 乔治亚岛画企鹅、世界地图开疆土

类别: 历史 | 两宋元明 | 朕要抓穿越 | 金戈铁牛   作者:金戈铁牛  书名:朕要抓穿越  更新时间:2021-03-17
 
按照严谨而又传统的认知,对于南极的科学记录,应该是始于300年之后的1820年。

那一年当中的某一天,两位来自俄罗斯帝国的探险家,记录下了一块遍布山丘的冰原,其坐标是南纬69度21分28秒西经2度14分50秒。

这一坐标,和朱寿乘坐的科考船的目的地稍微有些差异,但并不影响他们领略南极的风光。

16世纪的南极科考毫无疑问更有风险的,他们甚至不可能在难设得兰群岛,找到包括中国长城站在内的8个科考站,这意味着他们没有补给,也没有后援。

而在环绕南极大陆一周的南冰洋下浮冰,对科考船可能造成的危险,有如太空垃圾对航天器的威胁一样可以致命。

但幸运的是,由于半路上借助洋流行驶,因此科考船的燃料消耗并不如预算当中的那样恐怖,所以他们竟然有余力围绕南极大陆进行几乎接近一圈的航行考察。

因此一些著名的景点也成为了他们非去不可的地方,为此他们甚至放弃了深入南极内陆的主意,毕竟他们不能在南极9胎时间就像燃料一样,对于脆弱的人体而言,完全是可以有限度的。

既然不能到南极内陆甚至南极点去考察,那么南乔治亚岛这个动物天堂就成为了必须要去看一看的地方,那里的西北海岸有300万只海豹聚集,而整个岛屿及其附近差不多有500万对马克罗尼企鹅在那里筑巢,岛上的圣德鲁斯湾海滩上还坐落着最大的王企鹅聚居地,数量差不多有30万只。

王企鹅应该就是帝企鹅。这种大家伙个头在1米8左右,跟成年人的身高差不了多少。

作为18种企鹅里个头最大的一种,他们很早以前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而达芬奇和朱寿此行也正是准备为他们画上几幅肖像画。

当然朱寿的画功和风格,可能是不太适合做这种事情的。

不过科考船上还有照相机。这是穿越者们平时最爱耍弄的东西之一,仅次于手机和平板电脑之类的玩意儿。

朱寿也学习过如何使用,虽然在南极的极昼当中拍摄企鹅,可能需要更多的调整和设置。那些早就已经为南极科考准备多时的科考队员们,肯定在这方面早就有所涉猎,因此他也不担心没人教他。

皇帝的勤奋好学,一直都是穿越者们最为津津乐道的事情之一,这些人自从被锦衣卫抓补之后,似乎就只能依靠皇权来阐释自己的存在价值。因此也有很多人庆幸,小皇帝和老皇帝都是极好说话的人,否则他们真的有可能会被锦衣卫们直接处理掉。

毕竟有些穿越者是没有多少生产能力的,他们的知识大部分是理论上的,相对于锦衣卫来说他们的用处并不大。最多也只能站在地图面前,为他们纸上谈兵一番。

不过那群人纸上谈兵的想象力却是非同一般的,甚至有一些还会有传染力,比如说之前对这种行为毫不感冒的北宫文,竟然在杭州执教一年多之后也染上了类似的毛病。

这让老皇帝有些忧心忡忡。为此不得不将它放到了科考船上,希望这次遥远的旅行。能够丰富一下他的见闻,即便以后他还会是那个地图开疆的家伙,也可以拥有更多的数据丰富他的幻想

这不知道是谁帮老皇帝出的主意,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一招是很管用的。

当朱寿吃惊地在科考场上看到北宫文的时候,他正和自己的十几个学生帮忙打理着船上的卫生和餐饮工作,整条船在他的管理之下都显得井井有条。

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拥有了这样的能耐,但科考船上下都对他称赞有加。

南乔治亚岛的行程刚刚开始。许多科考队员都带着相机下了船,达芬奇和几个雕塑家也带着自己的画具跟在了后面,不过他们身上的羽绒服有些不太合身,因此行动起来多少有些尴尬。

南乔治亚岛并没有多么寒冷,不过徒手在这个地方工作仍然面临着极高的冻伤概率,虽然有药来应对,但科考船上原本的药物已经有些过期了,为此皇帝不得不动用金手指来为他们做好后勤。

当然有一些穿越者就索性不在这些事上浪费时间,比如北宫文,他就坐在船上,老老实实的等待那些船员回来,并同时和小皇帝说起来自己的一些想法。

“陛下既然已经去了欧洲,那么最好去拜访一下那些竞争对手们,无论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都应该好好的听一下我们大明朝的声威。”

这句话听起来像那些传统士大夫的言论,因此一开始的时候朱寿并没有太过在意。

不过他的下一句话就让朱寿大开眼界,这个家伙的想象力完全是被他阳光和煦的表情所掩盖了。

“无论是曼努埃尔一世还是卡洛斯,一世都应该清晰地得到陛下的口信,无论是澳洲、亚洲东部东南亚或者是伊朗,以及美洲和南极洲,那都是我大明朝的领土,神圣而又不可分割,任何侵入者想要获得定居权的话,都必须向大明朝廷缴税。”

这话让朱寿认证了,片刻侵入者,想要定居的话还得需要缴税,按照明朝的官吏侵入者就应该被消灭,想要定居那是万万不能的。而定居的明朝百姓,虽然也是需要交税的,但很少因居住这一项权利而收税,至少皇帝从来没有留意到过类似的规定。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穿越者才会想出来的措施。

不过这项措施确有他的先见之明。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每周的更多地区被相继发现。这意味着在加勒比地区的那些海岛之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手将会伸向更远的地方。

而那些地方对于此时的大明王朝来说,稍微还是有些鞭长莫及的,因此只能在理论下与他们争辩一番,以确保以后在进入这些地方时的法理合理。

不过,侵入者这个名头就不要用了,他们不是想要寻找大名吗?那就直接告诉他们,他们找到了想象当中的中国和印度。

只是中国虽然允许他们上岸,但却需要他们完成缴税。

这个想法对于北宫文来说,毫无疑问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他的设想却并不止于此一定程度上来讲,对于这群侵略者如何定义如何宣传,那都是皇帝和礼部的事情,与他们这群穿越者没有什么关系。

但在那些古老的欧洲贵族们面前,如何耍弄自己穿越者的先知先觉以及欺负他们的认知局限,那倒是他们穿越者们最为擅长的事情。

因此另外一个点子也被她想了出来。

“陛下的主张可能在他们看来缺乏依据,因为他们在1492年就已经发现了加勒比海上的那些岛屿,为此他们肯定不会愿意放弃已经到手17年的相关利益,不过,这并不能影响陛下您向他们伸张自己的正义,您只需要携带一副地图,然后将整个南极都标注为您的领土,再加上欧洲人长期以来将澳洲大陆都视为南极向北延伸的一部分,所以您只需要把领土的颜色稍微涂多一些,便能够顺理成章的完成对澳大利亚的领土主张。”

“你说的没错。”讨论到这里朱寿已经完全明白这是胃穿孔,18世纪中后期才在库克船长等人的先后努力之下,完成了对澳大利亚及其附近岛屿的地理认知,当然在明朝还没有灭亡的17世纪早期,荷兰人威廉简士就已经发现了澳洲大陆,不过他的发现并不算彻底,而且荷兰人也没有控制那里反而便宜了英国人。

但不管怎么说,距离那个大陆被欧洲人清晰的认知也还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北宫文也不需要这么早动手。除非……

“欧洲人对中国的认知是比较片面而有局限的,因此你将几块他们知道及他们不知道的领土混为一谈,然后告诉他们这是中国的领土就足够让他们不知,所以这样的情况之下,世纪方便我们在每周有所行动的。”

果然如此。

澳洲只不过是第1步而已,这群德鲁旺斯的家伙没有放弃附暑的美洲,无论是墨西哥的银矿还是智利的铜矿,恐怕早就在他们垂涎三尺的阎王当中。

其实这一点朱寿也是有数的,只是没有想到他们的计划竟然如此大胆。

但是这种大胆不是茫然的,因为他们肯定想到了要利用最新得到手的几种金手指。

果然就又听见了北宫文的建议:“为了增加您的说服力,您可以声称边将部落早就已经注意到了它们的非法入侵行为。当然我也知道那些土人是不会向陛下禀报的,但您可以开着飞船去给那些西班牙人的聚居区拍照扩大牙,人当然也是同理,在那以后你就有了详尽的理论依据。”

这项助手就明白了,如果洞察力和观察能够随着飞船或者其他的金手指延伸到美洲附近,那么军队就也能。

在完成了政治上的警告之后,军事上的打击将为政治上的警告做保过一次,在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还没有在美洲建立稳定阵线的时候,明朝人就可以通过瞬移充分的在那里进行武力打击了。

果然北宫文就很快说到了这一点。

不过他没有用政治这个词,而是用了外交。

“外交上的警告只是第1步陛下可以动用刚刚训练好的锦衣卫军队,袭击他们的沿海殖民点,然后用陆军包围他们延伸向内陆的爪子,这样一来外交的警告就有了实质的支撑。再然后,我们就要向那里进行大移民了,沿海地区需要移民,沿河的河谷更需要密西西比河谷是我们最重要的农业未来基地,虽然这必将和当地人发生冲突,但如果当地人不肯恢复文化的话,那我们也别无选择。”

朱寿早就知道穿越者们对殖民者的那一套虽然不感冒,但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殖民者所传播的某种精神。

对于生灵的各种漠视其实也在他们心中缓慢的滋生着。

不过他还是轻轻的答应了一声,觉得这些工作其实都是应该去完成。

为此,那群去画企鹅的家伙还没有回来的时候,他就已经乘飞船出发,利用飞船的侦查能力迅速的完成了对殖民点的拍照。

同时飞船的运输能力也被发挥起来,许多士兵被运到了指定位置,淑英一金手指则可以携带许多物资和人员进行同步瞬移,所以老皇帝也被从北京请了出来,负责这方面的事务,不过战争来的实在是太过突然,尤其是第1次使用瞬移进行战争,许多人都还有些不太适应,只有一些穿越者们认为,为了配合已有的金手指能力,他们必须组建一支专门用来瞬移进行快速打击的部队。

这个想法看上去有点像是21世纪的美国全球战略。24小时之内就可以完成全球兵力投送的美国人,断然不会想到有人竟然在16世纪就可以在一瞬间完成他们的部署。

而且,明朝军队的装备优势似乎也已经到了美国人的那种地步。

可以想见的是,只要外交照会一旦发出并且遭到可能的不友好对待,那么美洲地区的战争将会一触即发。

这其实是对既有国策的一种挑衅。

按照某些传统士大夫的观点来说,已经发展出文明国度的水土,自然对大明朝更有价值一些。

因为那里的人民已经开化统治起来比较方便,甚至他们的文明基础也可以成为大明朝的一种助力,即便皇帝喜欢发明各种玩意儿,那里的百姓也说不定能够帮上忙,那些没有开化的土人可就没有这样的水平了。

但朱厚照权衡再三之后,最终还是同意了北宫文的这个想法。

既定的国策虽然要走,但并不需要国内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只需要提供研究能力就可以了。

不过既定国策虽然可以提升工商业的水平,但无法解决农业饥荒带来的危险。

而新大陆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点。

因此他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你是天才,一住:红甘泉: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