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名人圈  第26章 真正的泡面大王来了

类别: 都市 | 都市生活 | 纵横名人圈 | 最后一只蚂蚁   作者:最后一只蚂蚁  书名:纵横名人圈  更新时间:2021-06-21
 
联想公司最终会选择那一条道路,江枫也不得而知,他当然不会去操那份闲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联想又不是自己产业。

招呼好宏图自助餐饭店才是江枫的责任,其余的事情都是可有可无的那一类。

简单的日子还没有过2、3天,江枫就看见赵宝钢找上门来了。

“小师父,想麻烦你与我一起去天津跑一趟,不知道你是否方便?”

“这么大热的天去天津干什么?有什么急事吗?”

“小师父,有朋友在天津给剧组介绍了一个赞助商,我想去看一看,希望借你的桑塔纳轿车装点一下门面,,嘿嘿嘿?”

“这家赞助商是做什么产品的?”

“小师父,据我的朋友说,他们好像是做方便面的,是一个湾岛人投资的工厂,老板姓魏,工厂的名字叫什么顶益食品公司。”

赵宝钢的话让江枫倍感兴趣。

“好,我今天就给你当一回司机,大哥大也借给你,这样看起来更像一些,不然过去后让对方小看咱们。”

江枫、赵宝钢两个人一起开车朝天津的方向而去。

促使江枫决定去天津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赵宝钢的面子,第二个是顶益食品公司这个地方。

江枫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个顶益食品公司的产品就是康师傅方便面。

在名人传记魏应行篇中,清清楚楚地记载着1991年,他在天津开发区成立了顶益食品公司。

魏应行在湾岛从事的行业是食用油,1989年,他经过一番实地考察,想要开发一种高品质食用油来打开内地的市场。

最后,让他想不到的是高价位、高品质食用油,与普通老百姓的购买力不相匹配,结果他在食用油市场上是铩羽而归。

魏应行关闭了最后一家食用油企业后,在返途的火车上,他随意打开了一包从湾岛带来的泡面果腹。

想不到泡面的香气,一瞬间就飘散在了整个车厢。

所有的旅客赞叹着泡面的时候,立刻开始向他打听,这种方便快捷又味道香浓的方便面在哪里买的。

从广大旅客的异常反应中,商业嗅觉十分灵敏的魏应行感觉到,方便面才是真正的蓝海,他不禁萌发了转型做方便面的想法。

回到湾岛之后,魏应行把他的见闻和想法告诉了几个哥哥。

魏氏几兄弟全都鼎力支持魏应行的想法,带着兄弟们借来的800万美元,魏应行重返内地,这一次他决心要做一个红遍天下的工厂。

魏应行的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创立了,专门生产销售方便面,他还给方便面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康师傅,推出的主打产品是“红烧牛肉面”。

康师傅方便面与其他产品不同之处,首先是调料袋分为料包、酱包、菜包,其次,别出心裁地用碗来装面。

在碗中配备叉子的新举措,让许多旅途出差的人,都能够更加方便地吃到热气腾腾的泡面。

独霸江湖的康师傅方便面,对于江枫来说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他重生前就不知道吃掉了多少。

进入天津之前,赵宝钢用大哥大联系了他的那位朋友。

在天津电视台门口,接上对方以后三个人就朝开发区的方向驶去。

“魏经理,我来给你们双方介绍一下,这位是京城电视台的导演赵宝钢,这是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的经理魏应行。”

赵宝钢把江枫向魏应行做了介绍后,大家相互之间客气了几句话就坐了下来。

“赵导,你执导的电视剧渴望非常不错,我特别遗憾当时没有能够与你见面合作,实在是错过了一次大好良机啊!”

“魏经理客气了,我们应该先前看,眼下我正在拍摄一部室内喜剧,如果你有意愿的话可以合作一次。”

听赵宝钢介绍了编辑部的故事剧情的大概情况,魏应行有些迟疑不决。

“赵导,我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想把我的方便面产品,通过乘坐在火车上的旅客,直观地将这个过程给展示出来。”

“你们这个是室内剧,与我当这一点想法似乎有一些不匹配。”

魏应行直截了当的就表明了他自己的意见。

赵宝钢一时不知道怎么办,编辑部怎么可能出现在火车上呢?这纯粹是驴头不对马嘴,就在赵宝钢准备拒绝对方之际,一旁静坐的江枫说话了。

“魏经理,你的要求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在剧中实现火车上吃方便面的剧情完全可以做到,只不过这赞助费你看......”

江枫的话令在座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大家齐刷刷的把目光投向了他。

“赞助费的事情不成问题,我想听一听你怎么样把剧情给弄出来?”

“我是这样考虑的,你们看看合适不合适,编辑部的编辑做梦出差,他在火车上用开水泡了一桶康师傅方便面......”

最终,魏应行接受了江枫创意。

另外江枫还提出,在剧中用加班顾不上吃饭,编辑们每一个人都吃方便面来宣传、展示康师傅方便面。

双方马上就把合同给签订了,随即,50万赞助费魏应行也一次性就付清了,他还特别赠送了300桶方便面给剧组。

江枫可以预见,随着编辑部的故事大火,这家刚刚成立的新企业将会一飞冲天,出现排队拉货的奇特景象。

临别时,江枫郑重其事地提醒魏应行,做好应对产品卖到脱销的火爆场面,不要到了那个时候措手不及。

事实上,在康师傅方便面问世之初,就出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情况。

面对着火爆的生意,魏氏兄弟一时意见相左,扩大产能就需要加盖工厂,而盖工厂意味着大额资金的投入。

魏应行认为应该先巩固天津周边的市场,再图向其他地方大力扩张。

关键时刻,老大魏应州力排众议,拍板决定增加生产线,将康师傅打造成全国品牌。

为了尽快筹集建好新工厂,魏应州一边赊账购设备,一面要求经销商先款后货,在他的苦心周转下,康师傅实现了从小公司到大品牌的华丽转型。

这一切仅仅只用了三年时间。

三年中,康师傅相继在广州、杭州、武汉、重庆、西安、沈阳等地建设了七大生产基地,一举成为方便面行业的龙头老大。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