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流量天王  12.左耳大战速7+战狼

类别: 都市 | 娱乐明星 | 华娱之流量天王 | 车够快   作者:车够快  书名:华娱之流量天王  更新时间:2021-08-25
 
10月18号,左耳剧组在东门岛结束了最后一场戏的拍摄,导演宣布正式杀青,然后杀青宴结束后剧组就地解散。

历时两个月零八天,由袁华主演的第一部电影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基本后续一些宣传物料,在剧组这段时间袁华他们都拍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大规模宣传,大概要等到电影上映前夕——

这部电影目前档期已经确定,不出意外将于明年4月24日上映,那满打满算也就只剩半年左右——

然后还有后期、剪辑、配音以及送审什么的,应该来说,时间还是比较赶。

不过还好,毕竟是一部青春片,基本也没有什么特效要弄,后期这些应该来说还是比较简单,半年时间应该还是绰绰有余的……

其实就从这个档期应该也能看得出来,这部电影其实不太受光线重视。

因为4月24号这个档期,正好夹在春节档和五一档中间……

然后这两个档期基本上是国内的大热档期,你说夹在中间两不靠多冷清,那不是只能捡些剩饭吃吗?

而且四月档期还有一部大名鼎鼎的票房收割机速7来势汹汹,前世曾一举轰下24亿票房位列年度第一,一众国产电影全成了刀下冤魂。

这部片子暂定4月12号国内上映,比左耳提前上映12天。

肯定会有一些影响,但毕竟两部片子受众完全不同,所以说影响可能也有限。

除此之外,4月国内也有一部大片和左耳同月上映,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战狼,该片暂定4月2日首映。

应该说吴景运气不错,还好这部片子抢在速710天之前上映,否则票房可就不好说了!

还好是1不是2,要不然同一个月撞上战狼2和速7,还排人家后头上映,那左耳就可以直接投了!

不过战狼第一部也拿下了5.4亿票房,其实就已经算不错了!

不过这部戏投资还蛮大的,赚钱么肯定赚了,要不然就没有第二部了,但总归应该是赚的不多。

不过相对于第二部56.8亿来说,这成绩属实不够看。

战狼确实票房口碑齐飞,但即便是袁华想插手,其实也早就没机会了,毕竟人家战狼1早在13年9月就已经拍完了!

当时袁华还在韩国那边正处在关键打基础时期呢,不过虽然没办法出演,但投资还是没问题的……

毕竟当时绝大部分人都不太看好这个项目,于是袁华很轻松的就成为了第三大投资人。

不过战狼不赶趟倒也不算特别可惜,反正票房也不太特别突出。

但战狼2还是可以操作一下,因为里面张瀚演的那个角色,换袁华来演也没什么问题嘛!

速7和战狼基本上就是四月上映的最热电影了,但是这两部动作电影和左耳的受众完全不同,所以说不会分去太多票房。

真正对左耳威胁比较大的,还得是范兵兵和韩更的新片万物生长。

该片先定档于4月22号,也就是左耳上映两天前,但后来又改档到4月17号。

袁华笑了,提档5天特意跑去撞速7,真是佩服他们的勇气!

而且上映间隔从两天变成七天,从万物生长减下来的排片,大概率都会分给左耳,这完全是神助攻啊!

袁华相信这个改档,应该和左耳关系不大,因为以万物生长的配置,他们应该不太把左耳放在眼里。

毕竟人家那部片的导演是李钰,提名过威尼斯金狮,然后还拿过柏林银熊奖。主演是范兵兵和韩更,沙益和吴莫仇客串出演。

就人家这班底,不晓得把左耳甩到哪里去了!

左耳这边唯一能打的牌只有袁华,但人家那边有大小王——范兵兵+韩更。

尤其是范兵兵,这两年真是红的发紫,甚至今年五月份还去X战警中打了个酱油。

基本剧组其他人都对万物生长畏之如虎忧心忡忡,只有袁华笑而不语。

因为只有他知道,这部片子注定惨败,豆瓣评分5.7,然后票房堪堪勉强过亿,以范兵兵+韩更这个体量来说,这完全是不可接受的……

关于这部片子,很多人的评价都是无聊+看不懂。

至于为什么票房惨败,影评有一个高赞的回答是说——导演李钰为了迎合观众主动放下身段,从以前拍女人戏转成拍男人戏,结果转的太猛大家都不买账……

……

通过这段时间在剧组的生活,袁华突然萌发了一个念头,仅仅做演员话语权不够,自己应该参与到幕后制作中去……

转导演当然是最好的,但是现在自己能力不够,财力也不够,说实话,做导演好像还差点意思。

这个能力一方面是自己的专业水平,另外也是自己在娱乐圈的咖位不够……

演而优则导,在娱乐圈是很常见的事情。而且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贾令、黄博、徐争、吴景等等……

但基本这些人都是在自己摸爬滚打多年,功成名就之后才转过去的,没听说过自己生涯初期就直接由演员转导演的……

而且目前正处在袁华事业的上升期,这段时间对他来说很重要!

要知道,流量时代的红利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基本上最红火的也就是15~18这三四年。

自上面大力整顿“偷税漏税”以及下达“限薪令”后,影视行业迎来拐点震荡洗牌,一大批老牌流量明星从此一蹶不振甚至淡出江湖——

唯有新的流量艺人还能暂时保持新鲜感,但也早已不复前辈呼风唤雨的昔日盛况。

前辈顶流艺人基本一水的电影咖,而且还能拿到最顶级IP比如西游伏妖篇、盗墓笔记和上海堡垒,到了后辈这边基本上就只能演一些网剧了,上星的都寥寥无几……这待遇已经差太多了!

即便18年以后硕果仅存的几位流量艺人,也只是维持表面的风光,其实市场大环境已经变了,他们的生存环境已经受到极大挤压……

也许还没有感觉他们好像突然不红了,但其实早就已经开始吃老本,但这明显不是长久之计……

好几位明面上看起来依然大红大紫,但是暗地里早已无戏可拍,只能在各个综艺节目里打转勉强维持曝光……

所以说目前留给袁华的时间并不多,他必须赶在18年之前积累足够的本钱并完成转型,才有可能捱过接下来影视行业的漫漫长冬……

所以说他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挥霍,这个时候转去当导演肯定是不合时宜的!

因为做演员和做导演是完全不一样的,一部电影从立项到最终上映,动辄以年作为单位,这袁华可拖不起。

精心打磨执导一部电影的时间,可能最少足够袁华同时拍2到3部主演电影或者电视剧,然后再客串3到5部电影,同时还能接拍N个综艺……

单从收入和曝光量来说,这两者基本上也是完全不对等的,风险那就更不用说了……

拍电影,可能是他三四年之后才会去考虑的事情,目前肯定还是以演员为主……

既然自己没时间做导演,那就做出品人和制片人嘛!

编剧也可,但是编剧说实话没什么话语权。

除了导演,剩下的话语权比较重的就是出品制片这两类了!

如果同时拥有这两个身份,有时候甚至话语权不亚于导演……

在内娱,出品人一般是资方代表或者推广大使。

制片人则负责拉赞助找投资,成立剧组、决定导演以及演员人选,负责剧组的日常生活与维持剧组的拍摄活动,以及成片之后的宣传与播放等一系列事务。

听起来好像很复杂,但其实这里面大部分工作,都是可以外包给下属完成的,真正需要亲力亲为去做的事情并不多。

而且这类身份还能变相抬高袁华的咖位,不仅仅是粉丝比较认这个,甚至是行业内其实也是比较认可的……

一般来说,如果说是纯粹的演员,固然能得到其他从业人员的礼遇,但是也仅仅只是表面上的尊重。

如果说他还兼具了其他身份,比如说某部成功作品的幕后主创,手里还有待开发的新项目——

那么其他同行可能就不只是尊敬,甚至还要巴结讨好了……

而且如果仅仅是做演员,其实是很难分享到票房红利的,但如果是自己组局,那么一切都变得水到渠成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