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诡仙  第十九章 成就,真仙之境

类别: 仙侠 | 古典仙侠 | 长生诡仙   作者:实属弟中之弟  书名:长生诡仙  更新时间:2024-01-08
 
镇仙棺停留在真空家乡,目前其中较为安全,毕竟祖秀云还未成立鱼龙混杂的无生教。

李墨陷入闭关。

他只能察觉自己经历着难以言喻的蜕变,身外法身重新形成雏形,肉身则在不断的压缩中。

如果不使用外力,大概率要花费两千年才能突破瓶颈。

李墨的成仙得道不同于古今修士,糅合两方的修行体系,令他更加不用依附天道。

“好在有替道页,否则白寿期死病八成凶多吉少。”

李墨至今都不清楚白寿期死病的虚实,只知与魂魄相关,凶险程度绝对远超古稀期死病。

“死病虽然是人为,但恐怕纯阳子都难以预料到其威力。”

纯阳子夺舍天道后,意识已经非常模糊,外加大宏愿难免受到扭曲,使得死病超乎想象。

死病就像是未知存在捆住凡间生灵的锁链,无法挣脱的话,就永远逃不过既定的命运。

“呼。”

李墨深深的吸了口气。

造化书翻开,当替道页缓缓消失,兜率鼎映入眼帘。

无生老母的诞生出现微妙变化,祖秀云比先前更接近成功,奈何事到临头功亏一篑。

变化最大的其实是雷音寺。

因为李墨的干涉,参与无生老母的修士多出数倍。

无生老母飞升仙界也没有任何波折,祖秀云创出十二句真言的时候不过凡人,使得无生老母具有言出法随的加持。

外加转世佛陀的身份,飞升几乎是板上钉钉。

李墨看着佛门将海量资源倾泄给无生老母,后者只是不断把资源塞进嘴里,修为就在暴增。

他对各类资源不感兴趣,暗自等待仙梯的降临。

众僧人念诵着成佛经,他们普遍遭受无生老母的异化侵蚀,但神情中却满是崇敬。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净光天上未曾有不思议清净菩萨众集会菩提道场……”

佛门殊不知,距离纯阳子结束天地剧变甚至只有七八十年。

前往仙界,很可能是踏足另一个深渊,要知道仙祖都已经丧命,大罗金仙更是损失惨重。

天空裂开缝隙,有七彩佛光照耀雷音寺。

众僧人面露迷醉,下意识朝着无生老母靠拢,哪怕被后者抓起几人塞进嘴里囫囵吞枣。

一朵朵莲花宝座托起在场所有人。

他们不约而同的弯腰,脊椎处裂开一道缝隙,灿烂的佛光促使着众人脱胎换骨。

无生老母同样沐浴其中,畸形可怖的皮囊变得褶皱。

一尊宝相庄严的佛陀逐渐钻出皮囊,一旦出世,无生老母就能带领数万僧人飞升上界。

“夺取佛光洗礼的机缘。”

李墨心念一动,无生老母的蜕变戛然而止。

佛光与仙灵力类似,是佛门独有的气息,换作其余修士,八成会因为佛光洗礼遭受诡异。

李墨却不然,不管是佛魔法身,还是天罡大妙法,其实都有佛门道统传承的影子在。

当佛光洗礼肉身,血肉骨骼传来如饥似渴的念头。

李墨疯狂的吞噬着佛光,肉身优先,法身其次。

仙体也同样受益匪浅。

大荒仙体对身躯内外展开彻底的改造;万剑仙骨不过片刻,就滋生出三节佛门仙骨;无上天人孕育出大量假魂意识。

李墨消化掉佛光,足足用时百年有余。

他的肉身彻底不能动弹,可以说血肉骨骼来到仙躯的边缘,渡劫期的气血无法支撑肉身。

李墨甚至有种错觉。

他仿佛置身于泥潭,凡间隐隐生出抗拒,浅水池子里就不应该有庞然巨物的存在。

或许是天道受限,凡间天道只能容纳假仙层次的修士。

佛光转瞬即逝。

记忆中的无生老母依旧飞升仙界,夺取佛光洗礼的机缘,只是让他在凡间多待了几日。

李墨不禁扫过三法身,灵茧已经膨胀到极致,里面藏有三具玄妙无比的身外法身。

一旦破茧成仙,将拥有独一无二的仙名。

不过显然一张替道页不足以让李墨成功晋升,造化书再次翻开,重复性的来到兜率鼎。

第二波佛光洗礼涌来。

李墨毫无保留的沉浸在蜕凡成仙中,灵茧裂开细细的缝隙,有宛如实质的道韵散发。

“成仙得道果然在逐步靠拢天道。”

李墨发现道韵与仙凡两界天道有所不同,准确来说,是他自身对大道余韵的深刻理解。

道韵融入肉身,代表身魂进一步的交融。

李墨正在成为独立于仙凡两界的个体,真正的超脱自在,也是他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

“不知大道真根蒂,老死如麻岂奈何。”

李墨浑身透露的气息越来越出尘,七头刺青兽在尸山小世界内嘶吼着,随之蜕凡成仙。

癌细胞沸腾起来,大癌弥天继灵根虫和尸山之后成就仙器。

佛光缓缓收敛,李墨毫不犹豫动用第三张替道页,必须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四张替道页除非是万不得已,否则自己不会轻易使用。

李墨的肉身达到临界点,镇仙棺无法再遮掩异象,顿时有万丈道韵从体内四散开来。

道韵化作一棵参天巨木,万千剑意作为果实悬挂枝头。

真空家乡扩张面积的速度因此加剧。

李墨分神传念通知祖秀云,后者很快来到真空家乡,直面伪大道的机缘自然不能错过。

其余十二仙纷纷苏醒。

她们的意识处在混乱中,但不约而同的被道韵折服,聚拢在参天巨树底,目睹着大道。

某种意义上来说,李墨与十二仙算是真有师徒之实了。

李墨心生感叹,中下品剑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激增。

由中下品剑意当作根基,上乘剑意、大乘剑意随之衍生,共生法身率先开始挣脱灵茧的束缚。

接着是佛魔法身,主要因为与佛光的契合。

器丹法身也没有落后多久,双法身难以吸收的杂质,器丹法身来者不拒,是毒是药皆是养分。

“生死轮回,世间规律。”

李墨眼中锋芒一闪而过,如道剑意生死推陈出新,来到余霄接触的道意境界。

名为殅的道意成型,代表着掌握生死轮回。

李墨的魂魄离体,与参天巨树合二为一,异象愈演愈烈,十二仙对大道的领悟更进一步。

十二仙的修为没有变化,但在第二次天地剧变时,她们的实力必然比先前更加强盛。

李墨前往真仙的路途已经畅通无阻,身外法身缓缓爬出灵茧,肉身只差道韵完美烙印。

在他自我封禁闭关的四百二十四个年头。

真仙境已成。

李墨回过神来,瞬间真空家乡的异象荡然无存。

他的身躯变为两米出头,已经不存在死病的痕迹,给人的观感可以称得上完美无瑕。

由道韵代替血管,呈现出玄之又玄的各色纹路。

肉身强度何止是翻倍,哪怕是百来位渡劫期的自己,在真仙境面前都不是一合之敌。

并且李墨的根基还未稳固,实力至少能提升四成左右。

当然,凡间天道的抗拒也变得剧烈。

李墨仅仅是动了动手指,仿佛将要被驱逐进无尽虚空,顿时打消离开镇仙棺的念头。

他看向丹田,身外法身都已经截然不同。

佛魔法身虽然依旧是四首八臂的形象,但佛魔痕迹不见踪迹,宛如一尊寻常的石像。

暴动后,法身的佛魔两相切换自如。

器具又多出一阴一阳两盏烛灯。太阳烛灯、太阴烛灯。

真名燃灯如来佛。

“三世佛?”

李墨暗自咋舌,燃灯佛在佛门与释迦牟尼、弥勒共称三世佛,分为未来、过去、现在。

燃灯是过去佛,不过自己的法身八成是名谓相似。

“或许,和我穿梭古今万年间有关?”

与元婴期不同,成仙后的真名通常是天道赐予,但是李墨不属于仙凡两界,可能相由心生。

器丹法身何止百万米大小,植被已经在内部构成脏器。

宇宙熔炉的行星数量超过五十万,统统都是由器丹法身分裂而成,具备血肉生灵的特点。

真名三十六重天。

李墨印象中的前世道教,天庭就是坐落于三十六重天。

共生法身横卧在丹田,每片鳞甲都代表着一类剑意,外形已经超脱祖龙,半虚半实接近于天道。

真名祖龙脉之源。

龙脉有风水的寓意,但也代指大道,龙肉为土、龙血为水、龙骨为石、龙角为木……

李墨耐心的稳固修为,真空家乡的十二仙各自散去。

祖秀云在外继续布局第二次天地剧变,其余十二仙在真空家乡开辟附属的小世界。

李墨本来留意关注十二仙,但没过几百年就无暇顾及。

白寿期死病蠢蠢欲动。

他意识到何为白寿期死病,竟然作用于三魂七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魂飞魄散。

李墨回到古代修仙界,就是为补全身魂的缺陷,让白寿期死病得逞的话,等同于前功尽弃。

三魂七魄变得萎靡,表面有死病显露,魂魄出现腐烂的状况,连带着影响到肉身的运转。

唯一庆幸的是,李墨有四千年时间渡过白寿期死病。

他水磨功夫一点点压制,同时先天精元滋养无上天人,促成数不胜数的假魂意识诞生。

有假魂意识的辅助,白寿期死病不像古稀期死病那样难缠。

李墨没有记录时间的流逝。

直至某一日。

祖秀云敲响镇仙棺,差不多到李墨面见另一个自己的时候。

(本章完)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